典蕴文化网>故事>豆浆的假沸

豆浆的假沸

收录日期:2025-11-20 12:53:02  热度:6℃

煮豆浆不像烧开水,第一次沸腾时并不烫嘴,铲子一搅锅心就平静了,如此三四次后滚开才算真的沸了。假沸之理很简单,锅底豆渣经不住高温扰动时,也带动了豆浆。

还有徒手入油锅而手不伤的戏法。锅中也分上油下醋两层。醋不溶于油,且密度较油大,故沉于底,沸点也远比油低,与体温相当,故率先沸开,并催动油沸,而传导给油的温度也只是略高于体温。

除了豆浆和热油,存在假沸的还有人生。人生最忌微见能耐,薄有小成,就不可一世,其实才只是平地头一浪,可怜白白浪费了余生能用作继续精进的大好时光。人生苦短,唯有戒奢戒躁,代之以朴实勤勉,才能达成一次次的自我洗涤。人生与煮豆浆相仿,但也有区别,豆浆沸过头,容易干煳,煮出有害物质来;人生却无止境,所谓高处不胜寒,只是一时的心境,已登峰顶者也尚有在其他領域成功的机会。

换一种思路,就会换来另一种结果。

猜你喜欢

  • 送寿礼

    从前,有个冯员外,富甲一方,老年得子,取名金宝。夫妻爱若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小时长得白白胖胖,长大身强力壮,却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吃饭不晓得放碗的傻子。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动个脑筋想问题、做事。眼看年方二十,还无人提亲

  • 一只烧鸡

    从前,有这样一个缝鞋匠,他四海为家,光棍一条,修鞋为生。鞋匠养着一只小巴狗,鞋匠走到哪,小巴狗就跟到哪,形影不离。这天,鞋匠边走边吆喝,不知不觉,眼前惊现一幢豪宅。高大的门楼上挂着一块漆黑发亮的匾,匾中央闪耀着两个金色大字:王府。鞋匠见此情

  • 画了一张饼

    徽州城里有一间小杂货铺,铺主姓杨。杨掌柜平日里咋咋呼呼的,守不得半点秘密。他有个儿子,名叫杨垒,读书非常用心,颇有学识。这年,杨掌柜病倒了,每天都要花银子喝药,等他病愈之后,家中的积蓄已全部花光,不但杂货铺开不下去了,而且都快揭不开锅了。这

  • 县令设宴断案

    金朝时,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他上任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这天一大早,有人前来告状。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状纸上写道: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

  • 被发配的御医

    明武宗时,青州还是片荒芜之地,很多犯人被发配此处。这天,一队新押解来的犯人在军卒的皮鞭呵斥下,披枷戴锁缓慢前行,刘安便是其中之一。刘安不过二十来岁,原本是药铺的配药伙计,因弄错了药致人丧命被发配至此。前面走来一队人马,好像也是押解犯人的。不

  • 圆圈儿

    很早以前,有个叫水瓮的老汉。水瓮有四个儿子,按照排行顺序,依次叫大缸、二缸、三缸、小瓦罐。水瓮家里有一块地,种了玉米,大家总是轮流侍弄这块地。一天,水瓮带着四个儿子去玉米地里薅草。进玉米地之前,水瓮给儿子们作了具体分工:“大缸、二缸、三缸跟

  • 红豆树结良缘

    川西有一红豆村,境内有一株高约五十米,直径两米的红豆树。据传为唐德宗兴元二年所植,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究竟这树是谁所栽?说起来还有一则优美动听的故事呢。公元784年春,唐德宗李适为巩固帝位,颁诏全国举行大考.徐家场杜临观有一位文武

  • 千金小木匣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位以杀猪为生的汉子名叫卢秋生。这一天,他出城为人杀猪,回家之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昏倒在路边,怀里搂着一只小木匣,匣子上挂着一把小巧的锁,他不由得心生怜悯,于是把那小伙子背了起来,向城内走去。二炷香的工夫过后,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