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县令设宴断案

县令设宴断案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6:27  热度:9℃

金朝时,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他上任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

这天一大早,有人前来告状。

元好问接过状纸一看,状纸上写道:现有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状告本村秀才金诗书,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落,沦为赖皮。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但其父死后,金诗书耍赖死不认账。望大人明断是非,替小民金二做主。

元好问看罢状纸问金二:“你说金诗书父亲生前把地卖给你,可有卖地契约?”

金二连忙从怀里掏出卖地契约,交给元好问。

元好问看了一遍,见契约上卖地因由、立约日期、方位面积、证人等一应俱全,急忙令衙役传来被告金诗书。

金诗书还不知出了什么事,一到县衙大堂,对元好问轻施一礼,问:“不知大人唤生员到此有何见教?”

元好问说出金二状告他的事由。

金诗书就斯斯文文地辩解:“非也,非也,子虚乌有,子虚乌有!夫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此等下作小人之语,岂可信乎?”

元好问看着金诗书酸溜溜的作派,心中暗笑,下令金二的几位证人到堂。在堂上,证人们都说金二状纸上说的是实情,咬定是金诗书想赖账,甚至还嘲笑金诗书,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块地在哪儿!

元好问眉头一皱,问金诗书:“你家的这块地究竟在哪儿?”

金诗书眼珠子翻了半天,才犹豫地说在村南。

他的话引来哄堂大笑:众乡邻全都知道,状纸上也写得明明白白,那三亩三分地在村东,金诗书却把自家的地说成了在村南,说明这小子确实是在信口胡说!

元好问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竟敢在大堂上糊弄本官!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元好问的惊堂木一响,吓跑了金诗书的“之乎者也”。他连忙“扑通”跪下,大呼冤枉,并结结巴巴地说出事情的始末。

金诗书从小闭门读书,中了秀才之后,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不下地干活,全靠老父亲下地耕作养活。金诗书还说,他听父亲说起过,邻居金二看中了他们家的三亩三分地,但老父亲一直到死都不曾变卖祖宗留下的田产。如今这份契约一定是假的。

原告人证物证俱在,被告则大呼冤枉,至此,这宗卖地案成了棘手的“闷葫芦案”。元好问眉头紧皱,他寻思自己既名“好问”,何不问上几问?于是他命人把金诗书等人暂且带下,单单留下原告金二。

元好问客气地请金二坐下,和颜悦色地与金二拉家常。金二见新来的县太爷没有一点官架子,预感自己不但能赢得土地,而且会赢得特有面子。

元好问与金二说东道西,净问些不相干的事儿。突然,他状似随意地问金二:“按照当地规矩,交割地契那天你家一定吃过酒席吧?”

金二点头,说置田买地是大事,置办酒席天经地义。

元好问又问证人是否全部都请到了。

金二说:“一个都不少。”元好问听了直夸金二办事有条有理,绝不是胡搅蛮缠、惹是生非之辈。

接着,元好问又让证人一个一个进来单独问话。他态度和蔼、笑容可掬,都问些鸡毛蒜皮、不痛不痒的事儿。不过所有回答,都让师爷一一记录在案。

元好问问完话,重新升堂断案。众人突然看到,在县衙大堂正中间端端正正地摆了一张八仙桌,周围放了几把椅子。大家都在心里犯嘀咕:莫非县太爷今天要在大堂上请客?请谁呢?

这时,元好问微微一笑,开口说话了:“本案断到这一步,已经接近尾声,真相即将水落石出。本官今天兴致很高,特地在大堂上专设一席,款待原告、证人,大家辛苦了!”

元好问说到这里,大堂上一阵骚动,金二一帮人欢天喜地,互相道贺;而金诗书则大呼冤枉。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惊堂木响,人们静了下来。只见元好问霎时变了脸色,厉声对金二一帮人说道:“卖地契约上的日期,离今日不远。原告、证人对那天酒席上的事想必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就请诸位按照刚才自己说的座位入席,师爷已经记录在案,谁坐错席位,本官定公事公办,严惩不贷!”

这时大堂内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好戏开始了。只见大堂上金二一干人在那里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却又出现了几个人抢一个座位的混乱场面。

元好问不动声色地向金二问道:“金二啊,那天你就是这样待客的?”

大堂内外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金二头上早已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子,他一看纸包不住火,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大堂上,大呼:“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接着便招认了自己与同伙的罪行。

原来,金二早就对金诗书家的三亩三分地垂涎三尺,千方百计地想骗过来。前些日子,他见金诗书老父亲一命归西,金诗书又昏昏然不理正事,就与一群酒肉朋友合谋,伪造了一份卖地契约。金二本想趁着新县令刚刚到任,来个浑水摸鱼,谁知道元好问不露声色,设席问案,三问两问就使他露出了马脚。

元好问秉公依法惩办了金二一伙,也为金诗书主持了公道,现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金诗书再三谢过了元好问后,仍迟迟不肯离开大堂。他站在大堂磨磨蹭蹭想了半天,才对元好问说:“大人断案,如日月经天,明镜高悬,使生员自愧弗如,感触良多!思虑再三,赠大人一联,望大人不吝赐教。”接着,他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元好问有学问贵哉敏学好问。”

元好问一笑,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联:“金诗书喜读书惜乎饱读诗书!”

猜你喜欢

  • 三只老鼠三亩地(二)

    三只老鼠三亩地(二)在上一篇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三只聪明的老鼠小明、小花和小飞,他们一起合作种植了三亩地,希望能够收获丰盛的庄稼。他们努力工作,不停地给庄稼浇水、除草、施肥,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雨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雨势越来越大,三亩地

  • 快乐的狮子

    快乐的狮子从古至今,狮子一直是荣耀、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只快乐的狮子,生活得无忧无虑。这只狮子名叫阿泰,他是整个草原上最年轻的领导者。阿泰长得非常壮观,鬃毛浓密而金黄,肌肉发达。他总是自信地走在前面,率领着他的狮族。阿泰喜欢

  • 虚伪的装束

    虚伪的装束夜幕降临,寂静的街道上一片宁静。灯光昏黄,投射出虚幻的光晕。在这个看似宁静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心中的虚伪。虚伪,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它所触动过,或者自己也曾一度陷入其中。虚伪并非新词,却一直是人们

  • 送你一枚神秘果(二)

    送你一枚神秘果(二)故事的续篇从小杨把神秘果带回家的那天开始。小杨很兴奋地将神秘果拿回家,他忍不住打开果皮,露出了里面的果肉。果肉呈现出奇特的紫色,发出淡淡的香气。小杨闻到香气,忍不住咬了一小口。果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充盈全身。他觉得

  • 送你一枚神秘果(一)

    送你一枚神秘果(一)从古老的传说中,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果实,拥有非凡的力量,被称为“神秘果”。这种果实形状如同柚子,但更加晶莹剔透,叶子则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枚神秘果据说能给予人们无限的智慧和洞察力,当人们拥有它时,就能够获得无比的成功和快乐

  • 谁偷了戒指

    谁偷了戒指一乌漆抹黑的夜晚,在安静的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小镇的居民们惊讶地发现,镇上最富有的家庭,安布罗斯家族的珍贵戒指竟然被盗了!这枚价值连城的戒指传承自几代人,不仅仅是一件珠宝,更是家族的象征。安布罗斯夫人是戒指的最后一位保管

  • 做个干净的孩子

    做个干净的孩子小时候,我常常帮妈妈洗碗。对于一个懒散的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每当妈妈把脏碗放在水池里,我总会找各种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有时候,我会说我有很多作业要做,有时候,我又会说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洗碗。不过,妈妈总是耐心地教

  • 乌龟形象策划

    乌龟形象策划乌龟,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各种吉祥和象征意义。在故事和文化中,乌龟往往被描绘为智慧、耐心和长寿的化身。因此,对乌龟形象进行策划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乌龟的形象传达智慧和睿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