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随时清扫自己

随时清扫自己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21  热度:11℃

美国作家理查·赖德有一次去非洲探险。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不测,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巨大的背包,里面装满了食物、工具、药品、指南针、观星仪……赖德对这个背包十分满意,可他的土著向导看了一眼背包后却问他:“这些东西让你感到快乐吗?”赖德认真想了一下,发现背包里的确有些东西不值得他背那么长的旅途。于是,他把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分给了当地村民。接下来因为背包轻了许多,他的旅途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赖德因此得出结论:生命里填塞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发挥潜能。从此,他开始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定期解开包袱,随时清理那些能让自己减轻负担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大扫除的经历。当你打开储物柜,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积攒了那么多的东西。你会不会懊悔自己为何之前不及时进行清理,那样就不至于今天累得背都直不起来?如果仔细想想,人生也是大致如此。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积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名誉、地位、财富、知识……也有烦恼、挫败和压力。其中,有些东西早该丢弃而未能丢弃,有些东西早该储存而未能储存。这就使一个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对于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必须要随时清扫。

心灵清扫的意义,就像是生意人的盘点库存:如果不把那些滞销的货物及时清理,很可能会因积压严重而拖垮你的生意。在人生的很多关口上,我们都有必要随时进行清扫:求学、出国、就业、结婚、生子、跳槽、退休……每一次的转折都迫使我们丢掉那个旧的自己,再接纳一个全新的自己,将自己重新清扫一遍。

当然,有些原因也会阻止我们放手清扫自己,那些理由包括太累、太忙,或是担心清扫完自己后,将面对一个未知的将来,患得患失之间就放弃了清扫。的确,心灵清扫原本就是一个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但你至少要确定一点:只有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你才能轻装上阵。

其实,生命就是一次旅行,你可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到底装些什么才能帮助你抵达目的地。但是有件事一定要记住:每一次停泊都要清理自己的行囊,搞清楚什么东西该丢,什么东西该留。然后把更多的空间空出来,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

猜你喜欢

  • 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心态就是一个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美国的罗杰·罗尔斯是纽约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州长,在他的身上,就完全体现了这种所谓的心情重要性,他出生在纽约当时一个环

  • 为跃而退

    一位28岁的英国人十年苦读,终于拿到报业博士学位。他怀揣文凭求聘总编辑职务却四处碰壁。他开始反思,悟出自己是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于是收起文凭,以普通人身份参加了一家报社的招聘,结果被录用做了校对工。没多久,总编就发现了他的才华:一个小小的校对

  • 成功的角度

    试想想,如果赫本仍然抱住芭蕾舞不放,不进行重新选择,那么她的一生定然与巨大的成功擦肩而过。有时,当自己的能力与理想已遥不可及时,适时调整方向,是明智的,虽然这未免有些艰难和痛苦。天才,就是放对了地方的人才。相反,即使一个真天才,放错了地方,

  • 那些个没完的故事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便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这座城。第一次,我想知道这座城市的一切,读这座城,就像在读她。我用饥渴的目光注视着这座城,所到之处都曾留下过她的足迹吗?就是因为这个女人,我曾经痴迷般地以为,自己前世在上海静安寺的某条弄堂里与她不期而遇

  • 男女关系煮饭煲汤

    彼男和彼女爱到白热化的时候,彼男脱口而出的是———我会为你煮饭煲汤的。就这样为爱动了情,彼女的眼睛里开始有泪花闪动。彼女不清楚,彼男的煮饭是有花头的———用嘴煮给你的和用手煮的,情形大不同:用嘴煮的,嫩煎小牛柳配鹅肝和黑茵汁,身份永远是情夫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他回到家的时候,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了。妻子躺在沙发里,拿着一本书看。他进屋,妻子就起身,把早已做好的饭菜端来,然后俩人默默地吃饭,不时地望一眼电视。电视里出现了一幅北方城市举办冬运会的画面,他突然停下筷子,望着电视屏幕,他注意到画面里的人呼出

  • 天道酬勤

    我们常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这种观念是会误人的,事实上是:一分耕耘,零分收获;五分耕耘,五分收获;只有十分耕耘,才有十分收获。生活中,收获往往不会那么轻易地获得。一分耕耘之后,人们常常看不到什么收获。(当然,在他耕耘之后,就会有所积累

  • 母亲是一种岁月

    每次回到家里,总想解读母亲的深情厚意。她的每一次眼神与每一次问候,都会勾起我无限的思绪。早在去年寒假临近期间,母亲便隔三差五地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归期,等到我把日期准确告知以后,母亲才安下心来,并祝福我一路平安。这么平凡的事情,似乎不值得牺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