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乞丐当上了企业家

乞丐当上了企业家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3:50  热度:9℃

乞丐当上了企业家

张稀奇,他在读小学三年级。 这一年夏天,洪水爆发,溃口冲走了家园。他爸爸妈妈失踪,政府把张稀奇送进了孤儿院。 孤儿院院长,把他安排在县里一所重点小学读书。可是他生来野性,无心读书,调皮捣蛋,溜出了校园,跑到了火车站。他东转转,西看看,爬上了一节装煤的火车厢,流窜到了广州。 才十一岁的张稀奇,他靠捡水瓶,拾破乱,在广州街头一混就是五年。 他厌倦了广州这座大城市,就沿着铁路走到了深圳。听说特区人很有钱,也很大方,他拜师干起了乞丐这一行。 这一天,他故意地把衣服,扯了个七洞八眼,捡了一个生了锈的大瓷碗,头发蓬乱,坐在东门的商业街。碰到好心的港人、台胞、鬼佬,50、100的,一般内地人都小气,只是二元、三元,最多的是五元,碰到有钱的老板也很大方。坐在街上,装的很可怜,只不过说声谢谢而已。一天下来,最少有个三佰的、二佰的,运气好的话翻个番,比起捡破乱要强的多多。 在乞讨中,有时被巡逻的警察抓住了,要送到遣送站。趁着看管员不注意的时候,就偷着溜出来,进进出出不知道有多少回。有时候遇到不好的看管员,打的鼻破血流,哭过好多次。他为了活命,为了生存,他必须拼下去。 后来,遣送站废除了,他高兴的跳起来,晚上还买了两瓶啤酒,羊肉串庆祝了一番 ,兴奋了整整一个晚上。 后来,他去了旅游景点穿梭,世界之窗、欢乐谷,生意还不错。 干了几年,荷包里有了一点钱,干脆在东门租了一个小单间房住。从此,睡屋檐,捡剩饭吃的日子算是过去了。 一晃,张稀奇都二十多岁了。他回到老家孤儿院,找院长到公安局办了居民身份证。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到了深圳,还是操他的旧业。因为没有文化,干这一行不用操什么心,反正养活自己一个人,也愁不了多少。只是身上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被人看不起。习惯了就没什么,只要自己愿意做的事,还是觉得很快活的。 有一天,在世界之窗景点,有个四十大几的内地人,他看我很可怜,大方地掏了十元钱给我,就说了一句:“小兄弟,你这样晒太阳,风吹雨淋的多不好,不如找一份工作做做。” 我只是对他微微一笑:“老板,谢谢!” 这时,天黑了下来,收了收拾东西,正准备走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张小纸票,捡起来一看,是一张今天买的双色球10倍投的彩票。 第二天,张稀奇买了一份南方都市报,拿出彩票一核对,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中了个特等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回到住处,兴奋的几个晚上都没合眼,好几天没有出门。他一直考虑到,这张彩票会不会有假? 他揣着彩票,又不敢给人家看,只是自己一个闷着琢磨。半个月了,他实在是忍耐不住了,这一天,他去发店剪了一个头,穿了一身整齐的衣衫,就揣起彩票悄悄地去了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很客气地接待了他,他拿出彩票,经电脑一核对,确凿无误后,叫他拿出了身份证,又进行了一番的确认,工作人员这个时候才说:“小兄弟,恭喜你啦,你中大奖了!”整个彩票管理工作人员都在恭贺他。 这时的张稀奇,两腿发抖,浑身像筛米糠的一样。工作人员扶他坐了下来,给他递了一杯水,心情才平静了一些,然后说出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一辈子不忘记您们,今天我请您们进酒楼!” 过了一会,警察和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来了,到里面房间,告诉他怎样理财,辅导了一番,还送他一本书。这时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他开了存折和卡,除缴纳税收外,他对残疾人协会捐献了两佰万,实际存到银行的是五千多万。 张稀奇有了钱,他有了另外的打算。 三年后,张稀奇通过学习深造,经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他办起了一个大型的制鞋厂,生意兴旺。 如今的他是西装革履,成了一企业家。 制鞋厂是常年招工,这一天,来了一位五十多岁先生,说要应骋,在这里呆了很久,肚子饿的“咕咕”叫,他都没有走。按照规定:年龄在18——40岁,他超过了很多,肯定不能录用,招工人员打电话汇报了厂长。 厂长过来一看,这人好面熟,这不是几年前在世界之窗乞讨的时候,他掏了10元钱给我的那位老板,如今是记忆犹新!他愣了一下,点了点头,给工作人员说:“这位先生可以破格录用,帮他办好入职手续。” 管理人员安排他做勤杂工,也不是很累,他很想找个机会跟厂长说上几句话。 日子过的很快,一晃就是半年了。有天下班,厂长开车把他接到了酒楼。点了好几道菜,拿来了瓶五粮液,两人面对面地喝了起来。 这位民工既高兴,又兴奋,道出了真情话:“家乡发了大洪水,冲毁了村庄,房子也没有了,老婆小孩都住在临时过渡房里,我出来打工,想挣几个钱,来缓解家庭的生活。没想到自己的年龄太大,跑了无数家厂矿都不要,唯独您这个老板用了我,我感到很高兴,这一辈子我忘不了您!今天还开车把我接到酒楼,请我喝这么贵的酒,吃这么好的菜,谢谢老板!” 厂长捋了捋袖子,拿起酒瓶给他倒了满满一杯:“来来来,大哥,我敬你一杯!祝您家庭幸福!” 这位民工喝了个高兴,想问问老板是怎样发的财,办起了这么大的厂。 最后,他感觉到不合适,现在人家必竟是一个大企业家 ,还是不问的好。

猜你喜欢

  • 包拯额头上为什么有个月牙?3种传说谁真谁

    传说包青天夜断阴,日断阳,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很多电视剧也以包青天包拯为原型,讲述了关于包拯的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可是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包青天大人的额头上总是顶着一个月牙呢?这个月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是怎么来的?关于包青

  • 中篇: 十年潜伏

    一、怡红楼里落敌手1936年的冬天,寒风呼啸。蕲州城的傍晚,行人缩着脖子,步履匆忙,两旁的店铺相继关上了大门,亮出打烊招牌。刚刚还人叫马啸的蕲州城,转眼间,就死一般寂静下来。这时,从蕲州东城门那边,走过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转了几个弯,

  • 穿上袜子,就不冷了

    穿上袜子,就不冷了他那时一直冻脚,是乡里的小学教师,在冰冷的屋子里,没有暖气,只有很小很破的小蜂窝煤炉子。他为学生批改作业到深夜,慢慢地,脚就冻了。生了很多冻疮,甚至,穿不上袜子。那时的她,在乡下种地,心疼自己的男人,于是一针一线地织毛袜子

  • 诱惑

    《聊齋志异》中有一篇《狼三则》,其中一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对今人很有些启示。故事说,有个杀猪的人卖肉回来,天已经黑了。忽然来了一只狼,看到担上的肉不禁垂涎三尺。杀猪人走,狼也走,一直尾随了好几里路。杀猪人害怕了,便挥动杀猪刀吓唬狼,但狼只是

  • 遇到世间最好的爱

    大学时的好友假期出游,顺路来看我,就在家中住了几天。正遇上老公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下来,她感慨道:“看见你这样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绝不敢要孩子了。”我一愣:“你都看见什么了?”她同情地说:“看见你一日三餐洗煮烧煎,比保姆

  • 不惧人生的“疤痕”

    一个年轻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总是屡屡受挫,为此,他很苦恼。一天,年轻人路遇一位智者,便把心中的烦恼一股脑儿倾诉给智者。最后,年轻人可怜兮兮地问智者:“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一路阳光、顺水顺舟呢?”听了年轻人的话,智者并不言语,他

  • 斑马的条纹

    清晨,小斑马被一阵柔柔的风叫醒(xǐnɡ)。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兴致勃勃(xìnɡ zhì bó bó)地看清晨的美景,但今天他一点兴致也没有。因为就在昨天,小伙伴们说他身上的黑白条纹太难看,甚至都不想和他在一起玩了。小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是

  • 别人的错

    少林寺里,一位小和尚常被师兄弟们欺负,终于有一次,他与师兄弟们大闹了一场,被师父赶出了少林寺。小和尚无法理解师兄弟们为什么老是欺负他,更无法理解为什么师父总是偏袒他们。离开少林寺后,小和尚万念俱灰,什么事也不想做,成天在野外胡乱游荡,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