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当你踩到紫罗兰

当你踩到紫罗兰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2:39  热度:9℃

在那个城市,他是一个威风八面的人,人人都很敬重他。

生意场上,他霸气十足,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很绅士的人。每天开车回来,在小区的停车点上,不管多忙,他都会耐心地把车子多倒几下,直到不能再靠里了。停车点很狭窄,他来来回回要多费上几分钟。经常看到别人的车子没地方停,所以我不能占着两个车位,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就是为了给别人留个停车的位置。

那天,他慢慢地开着车子,看到路边有一对年轻恋人在闹别扭,男孩低声下气地向女孩道歉,女孩始终不肯给男孩好脸色看。男孩就那么一直耐心地赔着笑脸,他路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好奇心驱使他本能地放慢了车速。没想到那男孩忽然变了一副样子,大声地向他吼道:看什么看?快点走开。他先是一愣,很久没有人敢这样没礼貌地和他说话了,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把车子开走,继续在他们边上慢慢行进。那男孩生气了,挥起拳头猛砸了一下他的车子,车子停住了,男孩继续不依不饶,对他吼道。再不走开,我可不客气了,一副十足的古惑仔模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向那个男孩谦卑地笑了一下,唯唯诺诺地说着一些道歉的话,然后慢慢地把车子开走了。在倒车镜里,他看到那个男孩很神气地对那个女孩比划着什么,而那个女孩似乎也不再和他生气,两个人手挽着手离开。后来,他向我们解释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降低一下自己,便可以成全别人。他只想给那个男孩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在女孩的心中变得高大勇敢。

我们和他开玩笑说,在生意场上你那么霸道,到了生活中,怎么就成了软蛋呢?他给我们讲了他年轻时遇到的一件事。那时候的他,血气方刚,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用武力解决。有一次,一个小混混得罪了他,他找到那个小混混的家,狠狠教训了小混混一顿。小混混的父亲赶回来,死死地护着,不许他再动自己儿子一根汗毛。派出所的人来调解,问小混混父亲有什么赔偿要求。他的心里七上八下,心想对方肯定会漫天要价。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小混混父亲非但没提任何要求,还真诚地对他说:谢谢你替我教训了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让他明白,这就是当一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的下场。他愣怔在那里,曾有多少人打他,他都没有低过头,但那天,他恨不得把头低到地上。

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人与人之间的纠葛,物与物之间的碰撞,突如其来的意外变故,这一切都使社会显得那么狭小,生活变得那么拥挤,每个人都会在急着赶路时,不可避免地制造一些伤害,不是碰伤自己就是割伤别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宽容生活,宽容会让我们的心开出无比美丽的花朵。

当你踩到了紫罗兰,它却把芳香留在你的脚上,这是紫罗兰的宽容。宽容生活,实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所以,若要活出人生的精彩,品悟人生的美好,请时刻以善良为圆心,宽容为半径,它们会为你画出一个圆满的人生。

猜你喜欢

  •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韩非子 年龄时郑国有一小我,他的鞋子已很是破旧了,他想到集市上往买一双新鞋子。买鞋子,就要先知道鞋子的尺寸。他找来一根草绳,先量好了脚的巨细,然后就随手把这根草绳放到了本身的坐位上。到了赶集这

  • 过河拆桥

    这个成语出自《元史 元代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置公事精明精悍,长于定夺。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会进行科举测验。他目击了这场测验,从官府到考生都破费了很多财帛,而且免不了有假公济私的环境。他暗暗下了决

  • 返老还童

    这个成语来历于《云笈七签》“......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为童,渐从此矣1“返老还童”的意思是原指老年人还复到了儿童时期,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芳华与活力,精神异常兴旺。 刘安,华文帝弟淮南王厉的宗子,文

  • 三生有幸

    此刻常人凡是比方有出格的缘份。或伴侣闲在一种偶尔的机遇里或特别的情况中了解,成为良知,又可以或许帮忙本身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赞。 唐代有一个僧人,号国泽,对梵学有精深的成就,和他的伴侣李源善很要好,有一

  • 大公无私

    “大公至正”出自汉 年龄期间,晋国有一个操行高贵的医生,名叫祁黄羊。一天,晋平公召见祁黄羊,问:“此刻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派谁往比力适合呢?”祁黄羊说:“叫解狐往吧。”晋平合理:“解狐不是你的敌人吗?你们见

  • 一发千钧

    “一发千钧”出自《汉书 西汉期间有个闻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善于写辞赋。一起头,他在吴王刘濞(bì)那边做郎中,没想到刘濞是个有诡计的人,他一向筹谋着要叛逆朝廷。枚乘知道今后,就写了一封名叫《谏吴王书》的信

  • 大逆不道

    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记》:全国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秦代末年,继陈 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记》:全国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

  •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出自唐 听说畴前贵州处所没有毛驴。有个贵州人从外埠带了一条毛驴归去,把他放在山脚下吃草。有一只山君从山上下来,看见了毛驴。他瞧这目生家伙个儿又高又大,心里禁不住有点儿惧怕,躲在树林里偷偷地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