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最后的亡灵书

最后的亡灵书

收录日期:2025-11-20 14:29:45  热度:11℃

——这条符咒为谁而颂,他就不朽,他的的灵魂会永生

暗红的月,披着血色琥珀般优雅的披风悄然而至。魅风呼啸,唤起一团团沉闷的黑色涌上天边,笼罩着整个大地。夜,是孤独的,只是偶然间还会听到一两点哀怨的叹息声在远方回荡,此外,别无他物。

他的笑容,依旧那么美。

自他离去后,那本封存于匣子中的羊皮古书便再也没有被打开过,金黄色的边框上沾濡了厚重的鲜血,显得分外殷红。记得那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荒野上尸横遍地,深幽的山谷,已然成为一片静寂的坟场。我忍受着扑面而来的血腥,踏过一条条血水积成的河流,极力找寻他的踪迹。可离开之时,身边只有这本书,他的身影,早已湮没在这漫天黄沙之下。我不明白这本书对他来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不懂,我也不敢想。但每每取出那本羊皮古书,透过月色的洗礼,显得越发神秘。“精致,典雅”,这是我的评价。

“何谓生命,在我看来,生命,是一片枯黄的叶子落入泥土的那个瞬间,所有的记忆终将与泥土浸染,融合,并逐渐趋为一体,于是,这便成就了一个亡灵。对于死亡,我并不惧怕,可令我永远无法面对的,是那抹红艳从身体中喷涌而出,那一刻,我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那时正值战乱,行走在路边的我看到一位蓬头垢面的妇人抱着一个尚未满月的婴儿奔走在避乱的乡间小道,清风微摇,突然从草丛边上窜出一匹高头大马,上面那身披铠甲的军士手中挥舞着微寒的利刃,径直刺向了妇人。剑收,斑斑血迹,顺着剑锋染红了天边的祥云。那人轻蔑地瞥了我一眼,便策马扬长而去。古树边,鲜艳的曼珠沙华正开得热烈。”

“原来,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风一吹,便如同沙尘般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决不会让它如此不堪一击。现在,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最后的敌人。是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如此惨烈,可我们并没有畏缩地回头,而是勇敢地继续向前。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会以死浇筑这最后的长城!”

“夜,已深了。刺鼻的烟尘环绕在山峰周围,久久不能散去。我的面前人山人海,火光冲天,远处的呐喊与隆隆爆炸声响彻云霄,震撼大地。我顾不上风沙的侵蚀,张开嘴大口呼吸。不行,不能在这倒下,我要活着回去!活着回去!鲜血,如泉涌般染红了我的衣襟,它就像战前的晚霞那般绚烂,多彩。但我还是忍痛起身,拔剑继续战斗。不料背后却突然传出一串熟悉的战马嘶鸣的声音,心中大惊,我刚想回身,却发现自己已经轻飘飘地浮在空中,那染着血色的皓月深深刺痛了我的双眼,随着气流向前翻滚。落地的一刹那,我看到自己坚实的身体轰然倒下,隐藏在漫天血色后方的,依旧是那熟悉的双瞳,手里,还是那把闪着锋芒的剑,不带一丝体温,没有一丝同情。望着他,我欣慰的笑了。闭目前,我看到一束如黄金长矛般的阳光划破了黑暗的屏障,照射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哎,真好。”

我轻轻地合上书,怀着沉重的心情再次踏上这片故土,眼前,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泉水潺潺,鸟儿们欢快地扑扇着翅膀,依偎在彼此的怀中。是的,时间可以冲刷掉一切。这场战争,也会在最后的亡灵书中,化为永恒的记忆。

那么,他是谁?

他,就是我!

猜你喜欢

  • 青春不停电

    在一个平静而普通的夜晚里,一所学校里的学生们正在认真地上晚自习。突然,所有的教室在一瞬间陷入黑暗之中,整个校园立刻变成漆黑一片。面对突如其来的停电,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尖叫,在突发事件面前,班里有一些小小的骚动。 因为种种原因,在随后很长的一

  • 一个水手的一生

    他是一个私生子。 他在单亲家庭里长大,自幼在贫民区摸爬滚打。 他童年时除了上课外,都在为生活和学费四处奔波:早晚卖报,周六帮人卸货车,周日到游乐场打工。14岁就辍学到罐头厂当童工。 少年时,他曾对一个姐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到40岁不结婚

  • 站在山顶上的人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所大学演讲,大教室中满是对他充满崇敬之情的师生。演讲完毕,由现场人员开始自由提问。 一位女生站起来问:“您被誉为科学界的巨人,您认为自己是巨人吗?” 爱因斯坦微笑着说:“巨人并不是长得高大的人,大家看我如此瘦小,怎么能算

  • 世界上最矮的棒球王

    ■编译/小丑 我今天的荣誉,全都来自我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对我的爱! 埃迪·盖尔从小就很不快乐。他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身高1米8的大个子,自己却是个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在学校,他坐在最前一排,同学们都比他高出几个头。在家里,那

  • 费曼与蚂蚁

    费曼被很多物理学家誉为20世纪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实证物理学家。在他研究生刚毕业时,就参与了美国制造第一枚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后来,他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约40年,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他仅用一杯冰水及一只橡皮垫

  •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有一个小男孩,从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因为生活拮据,一家5口,挤在一闻四面漏风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的高低床,把豉油捞饭当作天下最好的美食。他从小就长相一般,寡言孤僻。小伙伴们都觉得他又脏又不好看,都不愿跟他在一起玩。上学后,更是

  •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

  • 卡梅隆:乘“泰坦尼克号”抵达“阿凡达”

    《阿凡达》特技镜头史无前例 毫无疑问,卡梅隆是一位特效先驱,而拥有3000个特效镜头的《阿凡达》则是其特效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5年前,卡梅隆就已写好了80页的《阿凡达》剧本草稿。并将可能用到的特效技术一一列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