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送”与“爱”

“送”与“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08:18:41  热度:9℃

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现象:总有学生给老师送礼物,但很少见外教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一次,外教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外教送一个玩玩,外教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外教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都要送出去。”外教仍是不肯。
我“开导”外教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物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仪送出去,那就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外教仍坚定的摇着头。
我生气说:“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就会认为我没尽力。”
外教想想说:“你让那小孩说五个单调,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存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外教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五分钟,5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外教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这让我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外教为什么这样做?他说:白送东西给别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送”的意义是施舍,即把对方当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否则,就违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坚守的原则。


猜你喜欢

  • 找到5%能改变你一生的朋友

    不久前,童话大王郑渊洁做客李咏主持的《咏乐会》。现场一位观众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获得成功?”郑渊洁回答得既简洁又干脆:“交好人!与好人相处,交学识水平高、有安身立命之术的人为友。”他还引用了敢于直言相谏的历史名臣,唐代宰相魏征的一句

  • 生动的重复

    一位同事抱怨说:“咱们这工作可真是太单调了,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教材都熟得倒背如流了。以后的日子,我就得三年三年地重复着过,想想都觉得没意思。”听完她的话,一位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同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觉得单调。每一届学

  • 我们应该交往的几种人

    人,无法选择亲人,但能够选择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怎么样,看看他的朋友就能知道个大概;一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谁在一起。下面几种人,若能得而友之,我会觉得是上苍垂青。有梦想的人。一个人无论年龄如何,应该胸怀天下。如果只是每天琢磨着一份好工

  • 在暗处尊重人

    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章培恒去拜访自己的导师蒋天枢。躺在病床上的蒋天枢年事已高且又双目失明,章培恒来看他,他也没招呼自己的学生就座。于是,章培恒就一直站着跟蒋天枢聊天。就在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了两个钟头后,蒋夫人回来了,她见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天

  • 想与做的距离

    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有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说:“那是因为你们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

  • 一方一圆一世界

    我喜欢高调做慈善,这是性格使然,也是为了带动更多人一起做慈善,但有时候的确有个方法好与不好的问题。过去有一句话叫:“天圆地方。”的确,从大的角度说,天地就是由一个个圆、一个个方组成的。如果进入微观世界,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方方圆圆,无处不在。

  •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有人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句话本来是“无度不丈夫”。“度”就是度量、气度。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有一种说法:“忍让是软弱,你越忍让,人就越欺负你。”其实,能忍让的人是有度量的大人,忍不是软弱而是度量,其人格道德可以使别

  • 从零开始的勇气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有一年,他的画参加台湾当代名家画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张大千、黄君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能参加此次画展,也证明作品是很有实力的。刘墉对此有些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