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吃亏”生意更长久

“吃亏”生意更长久

收录日期:2025-11-20 12:28:24  热度:10℃

上世纪90年代,在北方某一个小镇上开了第一家澡堂。澡堂地方不大,可因为是镇上唯一的一家,生意特别兴隆。只是从澡堂开业那天,该澡堂的老板就作了一个特别规定:镇上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来洗澡全部免费。

镇上65岁以上的人并不少,这样一来,每天都会有几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多一些时,会有十几位老人,甚至二三十位老人前来洗免费澡。这样澡堂每天最少也会白白地少收入几十块钱。

这家澡堂一开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镇上的人越来越多,澡堂也开得越来越多,到2003年的时候,镇上己经开了十几家了。但其他的澡堂都不叫澡堂,叫洗浴城、洗浴中心只有这家还叫澡堂,也依旧坚持着65岁以上的老人洗澡不要钱的原则。

一天,这位老板的一位已经居住在城里的朋友回镇里省亲,建议他把澡堂中间的池子拆掉腾出一些地方来,再更换一下设施,也提提价钱。

这位老板却坚决地说,池子不能拆,上了年纪的人,都恋着泡大池呢。

老板的朋友说,这么多年,你为镇上做的贡献也够了,做生意不容易,那些老人会理解的

这位老板却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对朋友说,现在生意不是好做的,你看镇上那些什么城,什么中心,今天开了明天关,有哪一家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谁家都会有老人,年年都有老人过了65岁,人家的家人就是冲着这点来的。有的钱,是要用良心去赚的

那一刻,朋友明白了这位老板的良苦用心,同时更体会到了这位老板朋友真诚的做人做事原则,让他深感敬佩,也惭愧不已。

3年后,由该老板的儿子投资,在城里也开了一家澡堂,名字叫“良心澡堂”。

“良心澡堂”设施先进,装修豪华,规模也大,可是依旧沿袭了他父亲多年来的做法,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洗澡,65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一顿免费的自助餐,澡堂每个月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捐助给养老院。

又过了两年,老板儿子的“良心澡堂”已经在城里开了3家连锁店,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赚了多少钱。而“用良心赚钱”不仅成为老板和老板儿子的座右铭,同时更成为了“良心澡堂”老板和澡堂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 不要想得太多

    日本东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吉田正雄做了一项实验。他招募了100名各方面条件都基本相当的志愿者,把志愿者平均分成两组,然后布置了一个相同的任务,不同的是,对第一组,要求他们全盘考虑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意义,甚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而对第二组

  • 以镜为师

    父要徒弟以镜为师,徒弟不解。师父解释说:其一,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都映得出;但东西移开,镜子里不留余影,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不能。”徒弟说。其二,帝王将相来照镜,镜子不会

  • 不变

    人家要什么,你就变什么,三五个回合下来,就累垮在那里,而且会变成四不像。每人性格不同,有人善变,有人不善,良家妇女或许也想涂脂抹粉扮万人迷,可是胭脂颜色硬是不对劲,只得放弃。不变也有不变的苦,譬如说忽然有那么一天,规定女性写作者统统得衣着暴

  • 谁撒手惩罚谁

    在铸造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工种叫浇注工。浇注工要时时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戴上手套。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因为融化的铁水通常在130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稍微不慎,就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浇注工要干的工作,就是把熔炼

  • 看破人生的无常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禅师。9岁那年,他就下了出家的决心,请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亲鸾说:我虽然只有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

  • 标签

    生活就像一瓶酒。人人都会读酒瓶上挂的标签,却极少有人去会喝上一口。标签佛祖曾指着一朵花,让弟子们逐个对花发表感想。一个弟子进行了一番演讲,另一个吟诵了一首诗歌,下一个带来一则寓言。每个人都努力显示出比上一个人高深的学问。唯独摩珂迦叶微微一笑

  • 果断选择

    传说有人拿桐木当柴烧,蔡邕经过炉旁,听见木裂之声,知道这块桐木是制造乐器的上等材料,就立即把没有烧完的半截木柴从火里抽出来,交给良工做琴。桐木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过琴尾必须留下烧焦的痕迹。这张琴,就叫焦尾琴”。这个故事教给我

  • 先把泥点晾干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我发现他们有一条耐人寻味的军规: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期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绪完全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