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爱是一张饱满的弓

母爱是一张饱满的弓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4:57  热度:8℃

小时候,就知道她和别的妈妈不同。她从来不说这样的话——妈妈养你多辛苦,你长大了要对妈妈好。在我不记事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之后她一个人带着我生活。她的不同并不只是她不说那样的话,最大的不同是,她很“放纵”我。

当时同龄的孩子大多会被家长逼着学习各种才艺,上各种奥数班、英语班、才艺班。但是她不,她甚至从来不让我在作业之外再去和课本纠缠。于是小时候的我,被很多每天忙忙碌碌修炼本领的同学羡慕。他们好奇地反复问我,你妈真的不逼你学奥数吗?——最后得出结论,唐可的妈妈真好!

唐可就是我。

从小到大,我和她之间,一直都是轻松的状态相处。她会温和地教育和引导我,从来不用身份压制和管教我。她从来不为我数学成绩的糟糕烦闷,却总为我出色的那一面骄傲。在她的感染下,从初中到高中,虽然数学成绩始终在班里垫底,我却不曾自卑过。用同学的话说,一点儿不像单亲家庭的孩子。

高考前,我和她有过一次深谈。她第一次很严肃地告诉我,要想好去哪里,以后想做什么。于是我想了好几天,然后试探着对她说,我想去北京,想学设计。一开始,有点儿担心她不会让我离开。可是她丝毫没有反对,说,那就朝你的目标努力吧。

两个月后,我拿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此,外婆却并不满意,低声责备她,怎么让孩子去那么远?孩子就像小鸟,一旦飞出去再回来就难了。她笑着答:“妈,我把她养大,还不就是为了让她去飞?对她来说,重要的不是我,而是她自己的生活。”

外婆一怔,我也一怔。这些年,她给我的自由太多,但是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似乎每个人都说,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长大,子女也有义务陪在父母身边,这是亲情的义务。可是她不,她从来不曾提醒和要求过我尽这样的义务。现在听她这样对外婆一说,我反倒有些懊悔。

那天我对她说:“妈,要不我不去北京了?”“为什么?”她诧异地看着我。我说:“你是不是太纵容我了,你该把我留在身边和你生活在一起呀?”

她笑着说:“你知道吗?我这半生几乎所有自己的愿望都不曾实现过,我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可我不是最好的自己。我不想你和我一样。我更想你可以自由地去过你的生活,认真地过你的一生。”

我懂她了。

4年后,我报考加拿大一所学府的研究生,并顺利通过。在外面飞了4年,我的心已经越来越野。去吧去吧,她说,带着我的梦想。

她的梦想,我已经知道。她从小热爱舞蹈,曾那么热切地想舞向外面的大世界,可是生活和亲情温柔地禁锢了她。于是她自愿脱下美丽的舞鞋,为了亲情和爱情没有再走出小城一步。她不是没有遗憾,虽然她不后悔,但她不想我重复那份遗憾。

两年后的秋天,当我漫步在渥太华的枫叶大道时,收到她发来的一条彩信,是她和“驴友”一起在华山顶端欢呼雀跃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笑得很灿烂。我知道她是要告诉我,她生活得很好,不寂寞不孤单,无须我惦念。我只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便好。

我给她回复信息说,妈,有没有人告诉你,你是个不一样的母亲,一个了不起的母亲。过了片刻,她回我纪伯伦一首诗中的话:母亲是弓,儿女是弓上射出的箭。

猜你喜欢

  • 丑妻不可怜

    1. 金殿赐婚清朝道光年间,这一年,朝廷又开科取士,经过一轮考试后,荣登甲榜的士子又经过了一轮殿试,最后摆在道光皇帝案头的,是三份试卷,将由皇上在这三份试卷中钦点本科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道光皇帝把这三份试卷拿起又放下来,左右为难,只觉得这些

  • 郑板桥妙断偷情案

    古代地方官断案的判词,大多墨守成规、刻板冗琐,但也有诙谐幽默的。相传清代,在山东潍县当县令的郑板桥,判词就与众不同。他在断三起偷情案时,判词妙趣横生,无不使人拍手称妙。 一石佛寺的和尚与天月庵的尼姑是同村人,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

  • 木匠出师

    许木匠不但木工活儿做得远近闻名,还有一手祖传下来的盖瓦匠的手艺。他做木工活儿不挑人,但是做盖瓦匠的活儿,就要看雇主是谁了。他有两不干,不上档次的房子的活儿不干,人品差的人家的活儿不干。许木匠50岁时,由于体力和视力都大不如前了,于是他决定收

  • 骑龙抱凤

    一说明朝万历年间,龙湾处有一户人家,父亲张子风是一风水先生,中年丧妻,再无续弦,独自一人,领着三个孩子过活。长子张龙,次子张虎,最小的是个女儿,名张凤,与前面的两个哥哥年龄上差了许多,是张子风四十上得女。她三岁没娘,虽然可怜,但有父兄溺爱,

  • 县老爷智斗老鼠精

    从前,溧水县有一任县老爷,是个灵龙心。多少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他。灵龙心的县老爷为官廉政,爱民如子,秉公执法。他一有时间,总喜欢到田冲里去转悠,看老百姓的庄稼长得好不好。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田地里快要成熟的庄稼,只要他扫上一眼,立马还能

  • 九代穷问卜

    很久以前,丽水城外住着一个年轻男子,因他家九代都很穷,大家都叫他“九代窮”。一天,九代穷听说南海八角仙师问卜很准,能知三百年前七百年后凶吉,九代穷暗下决心,要到八角仙师处问个究竟,他家几时才能脱贫变富。他备足干粮动身去南海,在路上碰到一个姓

  • 大元刺青师

    一、娇面黥刑元大德年间,在清津城内,满脸坑包的麻面孙算个叫得响的主儿。至于他大号叫什么,恐怕绝少有人知道,人们记住的,只有他那一手游刃有余而令人心惊肉跳的绝活:黥面刺字。这天午后,喝得眼珠子通红的麻面孙晃进了阴暗潮湿的大牢,盯紧了一个名叫倩

  • 太监的故事

    太监是皇宫里的宦官,担负着监督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和保护皇上的重任。相传开始时,皇宫里的太监是有规定的,数字必须是单数,而且是101个人,这些人个个都要品貌端正,身强力壮。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没有被阉割。皇上每天晚上在临幸哪位妃子或者是皇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