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给自己一个优雅的转身

给自己一个优雅的转身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7:43  热度:8℃

我有一个叫梅的同学,长得漂亮,性格也很要强,什么事都不愿认输,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大学的时候,她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能歌善舞,才华出众,于是吸引了诸多男生。但梅是一个骄傲女孩,她不仅拒绝了他们,而且当众侮辱他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段时间,梅是校园论坛上的风云人物,讨论的跟帖数一直高居榜首。

大学毕业后,梅去了上海,经过一番努力,她成功进入一家世界500强。梅是典型的杜拉拉,上进心很强,她渴望在大城市闯出一番天地。于是疯狂地加班,业余时间全部拿去学习。她一心想着升职,成为梦想中的女强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第二年就升职为主管,薪水翻了一番。

事业上取得了令人歆羡的成功,就吸引了很多成功男士的关注。但梅一心想要嫁一个有身价,玉树临风,并且对她一心不二的人。可是经过几次恋爱后,她仍然没有寻觅到如意郎君。到了28岁,梅再也熬不下去了。她最后嫁给了一个大学教授。

但后来听说,梅过得不太好。她和丈夫常常吵架。原因是丈夫让她辞去工作当家庭妇女,而梅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她不要孩子,家务事也撂在一边。她的理想是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没两年,梅离婚了。30岁那年她又嫁给了一个商人,结果也不完美,第二年两人又各奔东西。

离婚后,梅生了一次大病,此后便患上了终生疾病。之后便没有了梅的消息,只听说她依然留在上海,一个人撑着不愿意回老家。而她的父母百般恳求她回到他们身边,她的态度依然决绝。

前几年,我和一个同事到上海出差,见过一次梅。几次电话联系,她都不愿意见我们。后来我们还是费尽周折才见到了她。见到她,我们都惊呆了。梅脱发很厉害,炎热的天气,她都戴着一顶帽子。而且梅憔悴了,30几岁的人老得像50岁。她也没在原来的公司上班了,自己开了一个小餐馆谋生。

闲聊间,梅不禁啜泣起来。感觉她很后悔,由于自己的固执,错过了很多幸福。她说要是时间能倒回去10年,她宁愿从新选择另外一种生活。她说,走过这么多年,才知道,幸福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看着她,我们心里泛起了一丝悲凉。但又无可奈何。

我们原本以为梅的光彩夺目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所有同学都当成不可企及的天使。可是,谁又能想到,一个追求完美的女孩,最终会悲凉地在异地漂泊呢。我把梅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心直口快的妻子说了一句话,让我大为叹服。她说人应该学会给自己一个优雅的转身,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可能并不美丽。

是的,当初妻子也是个骄傲的女子,大学毕业时她曾有很好的机会到大城市。可是她为了我,却选择留在了我工作的小城。妻子说她比梅幸福,因为有一个好丈夫,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儿。着她一副满足的表情,我笑了笑,表示同意。

给自己一个优雅的转身,这话倒是真的。人生就是这样,幸福不一定都在前面,有时优雅地转身,退一步,释然一点,可能在走过的地方,会惊异地发现绚丽的花开。

猜你喜欢

  • 百发百中的“靶向应聘”

    可能每一位求职者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百发百中的应聘方法?答案是:试试靶向应聘”!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应聘不同的职位要用不同的方法,量身打造,设计令考官感动的细节,这就是靶向应聘”之精髓所在。 应聘保安&mdas

  • 一个跳槽狂人的辛酸史

    5年来我一共跳槽达21次之多,有私企、国企和外企,时间短的只有6天,呆得最长的一家是8个月。工作换了一沓,薪金原地踏步,有时甚至越跳越低;每次辞职后都会免不了心情郁闷,自己越来越害怕求职,甚至想永远逃离职场,不想面对新环境&mda

  • 坚守承诺的高尚之美

    光绪三年(1877年)6月有一户从外省逃荒的万姓人家,在湖北恩施市与建始县交界处有个叫大沙河的老渡口被当地崔姓等世居的乡邻宽容接纳了,并受其接济之恩,得以开荒拓土,安家落户。自幼深谙水性的万作柱,见家门前绝壁峡谷中的这个渡口全靠几只

  • 做一个幸福的职场人

    我的办公室结构简单,一个上司,四个兵”。这四个里头,有一个最与众不同,且叫她小A。小A能力未见得出色,最大特点是舍得做”——甭管可行性如何,小A经常给上司出点子;任何一件工作,她执行的

  • 特权,不是给你用的

    10年前,我是广告公司的普通职员,月薪1500元。那时候,我最羡慕的同事就是阿蓉,她不用打卡,不用坐班,更重要的是,她月入过万。从其他老同事的口中了解到,阿蓉是在这家公司刚创立的时候入职的。一家广告公司的横空出世,不仅需要老板有实力

  • 你的木桶能存多少水

    我经历了人生中作为招聘者的第一场招聘会,第一次坐在了发问的这一边。看着一张张殷切的脸庞,我的任务却是提出一堆让他们眼里的光芒收敛起来的问题。遇到一个女孩,说了一通自己的特长之后,我看着她的简历说:你说你会Indesign软件,可你连

  • 我凭什么沮丧

    老板的办公室在新加坡,我并不知道他来了台湾,更不知道总部其他同事也来了。电话中我没有多问,挂上后立刻换衣服。我知道:这是大事。二十分钟后我走进饭店咖啡厅,寒暄过后老板冷静地说:Tom,台湾分公司必须裁员。”我回想起半年前,进入M

  • 兼职是最好的试验场

    杨锐2007年考入西华大学,如今他已经成为大老板”了,他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呢?原来他是从兼职走出来的,他先后做过20多种兼职,他因此被称为兼职王”。杨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艰苦,于是他一上大学,就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