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寻根问底

寻根问底

收录日期:2025-11-21 01:27:13  热度:8℃

我的老家是莒县阎庄东刘官庄的,我姓虢,家乡人都读“gui”,字典读“guo”。从我上学起,就鲜少见到同姓的。说起这个姓,还是有一定来历的。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我的老老爷爷就埋在浮来山上,老家是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的,祖上的名人有清朝时的虢汰,虢汰因与和坤狼狈为奸,最后都被皇上给杀了,在灭九族时,从外地逃过来避难的。走到东刘家官庄村就住下了。因为姓虢,祖上才得以留下,像姓尹的就没有被留下而走了。现在虢姓到了九世了吧

母亲从小就告诉我,她的老家是北京济州老槐树底。因为地阵,发大水的原因,我的老老姥爷和族人们一起南下避难,到处都是荒芜人烟,有一种红头苍蝇,咬人一口,人就得死,没有办法,必须的走。有一部人走到今天莒县的牛庄就停下不走了,有一部走到了今天龙山的段家沟就不走了。我的老老姥爷走到了现在莒县闫庄段家山沟就不走了。还有的走到了安庄的段家泥沟不走了,还有走的更远。所有姓段的居住的地方,大部分以段字做村子的开头。现在段山沟村的段姓到了二十多世了。

最有趣的是,我姥爷村的西边村子老官庄村也去了姓段的,却没有留下后代就过世了。她的母亲就去段山沟要个儿子,好留个根,去要了好几次,都不给。最后,趁人不注意,她的母亲拿着镰刀与她的父亲一起把我的老老姥爷,即后来的段三公抢跑了。本来我的老老姥爷要去要回的,但看到三公在老官庄受到小少爷的待遇,自己家孩子却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再说孩子六个都是双胞胎,就给老官庄留个后吧,就没有要回来。现在去段山沟村的老林上,可以看到两个段大公的坟墓与墓碑;两个段二公的坟墓与墓碑;只有一个段三公的坟暮与墓碑,另一个段三公的坟墓在老官庄村。每到清明季节,凡是段山沟段姓包括老官庄段姓都来给这些老祖宗上坟,他们每一个的坟墓都很大,有好几分地呢。

段山沟村民风淳朴,小时候父母在外逃荒,我有时就让父亲给送到舅舅家呆些日子。舅舅家门口对着大队(村委会),一次几个小孩因为争桃,妗子就说洗干净脸去大队,大队的人就给桃,我就去了,真给桃,去几次都给。回家后告诉母亲,母亲说那是你的远房舅舅。现在段山沟村西还有碾,还可以用来碾东西。还有好几个井,泉水一年四季不干,特别的甜。在母亲年轻时,外庄有去段山沟村推石头的,走到井边,必须要装水喝,因这泉水比别的庄的水要好喝。段山沟村的要是在外面跟人打架,所有段山沟的人都上去帮忙,就是平常在家打破头的,也上去帮忙。我村的人就不行了,不倒帮着打架就不错了。

我家以前在外面逃荒了几年才回我们村的,那村里人就欺负我家,小孩子搬石头去我家砸门,跟我们小孩子打架。大人们也看不起我家,分给我家的地都不让我家种,据为己有,特别是这一姓虢的,还都是一个老祖呢,跟我舅舅庄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前几年外边虢姓有来县城找到姓虢的续家谱,虢姓每家都凑了钱,大多数虢姓男的都去喝酒了,却不告诉我父亲,这不是有偏见吗。寻根问底本来是好事,可是却带个有色眼镜,寻与不寻又有何差别。

猜你喜欢

  • 钱神自白

    有一名尊神,神色殷红,眼睛朴直,圆圆的脸上刺了一些符号,站在大道中心,热气冲天却又夹着一些臭味。很多人围在他周围叩拜,乞求得十分恳切恭顺,也有些人站在一傍观看感喟,既不觉得然又舍不得分开。“这是甚么神呢?竟然如斯不成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勋?

  • 蚂蚁的恐惧

    有一小我,不以为意地将一盆水倒在地上,水很快向周围漫溢开往。地上有一棵小草被水冲起,浮在水面上如同一叶小船。小草上面正好有一只小蚂蚁,它看到四面漫溢的水,不知道这水面到底有多阔,水底事实有多深。蚂蚁伏在草叶上吓得惶恐掉措,天啦,本身该从哪里

  • 家龙和野龙

    畴前有一个专门豢养龙的人,他研究龙的癖好和欲望,侥幸地成功了。他获得了两条龙,就将它们豢养起来。龙安心呆在院中的小水塘里,觉得江河湖海不足以供它游玩,感觉人喂它的食品很喷鼻甜,觉得大海中庞大的鲸鱼也提不起它的胃口。龙欢快躺着就躺在那儿,喜好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小我名叫刘安,不知怎样迷上了修道羽化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神仙,飞升仙境,那该是何等逍远安闲悠哉游哉的事啊!因而他成天吃斋念佛,求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淮南王不妥,而专门交友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为座上宾,向他们就教得道羽化的法门。刘安

  • 曲高和寡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常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因而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师长教师生怕是有一些行动不敷检核的处所吧?否则,为何各个阶级都有人对你不满呢?”伶俐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欠好,灾害就要临头了,赶快伏在地上,坐卧不安地说:“是

  • 眼盲心明

    这个故事揭露了如许一种糊口哲理:心理上的盲当然可叹,而心理上的“盲”更加可悲。眼睛掉明是一大缺点,但若是取长补短,聚精会神于所善于的事业中往,也能做出很大的成就来,贯通到深入的人生事理。而若是昏昏然过日子,乃至横行霸道、倒行逆施,即便双目敞

  • 顽固的蹶叔

    畴前有一个叫做蹶叔的人,性情很是强硬,又经常自觉得是,爱跟他人唱反调。蹶叔在龟山的北面种食粮,又想与人家倒着来。他在高而平的处所种水稻,却在又低又湿润的处所种高粱。他有个很虔诚的伴侣,见他如许做不会有甚么益处,就好言挽劝他道:“高粱合适种在

  • 鲁婴泣卫

    年龄时期,鲁国有个城门卫士的女儿名叫鲁婴,生得伶俐智慧,多愁善感,富于同情之心。此日,是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堆积在月光下,唱歌舞蹈讲故事。大伙儿正玩得十分隔心的时辰,鲁婴却躲到一旁往偷偷地哭了起来。她的一名好伴侣发现了今后,觉得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