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十年难做一口好锅

十年难做一口好锅

收录日期:2025-11-21 00:17:08  热度:9℃

去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这样的:

年初,我去瑞士苏黎世旅游,那是全球公认的物价最为昂贵的城市。在中心商业街上,我赫然被橱窗里的一只压力锅给吸引住。它呈醒目的深蓝色,是德国双立人品牌。让我停住的是它的标价,290欧元。

一只压力锅可以售卖到如此高价,让我不由惊叹。

一只压力锅的寒冷故事

同行的一位企业家朋友告诉我,在国内的中心城市,这只锅的售价是3200元人民币。日前,他的太太刚好看中一只。

为了求证,我用手机把这只锅拍下来。

凑巧的是,回国后,我在一次座谈会上,碰到一家民营压力锅企业的董事长。

20年前,我到那里采访过那家企业,当时,它还是一间不起眼的街道小厂,替沈阳的双喜牌压力锅做贴牌生产。十多年来,这家企业自立品牌,扩张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行业冠军,其产量在全球也排第四。

座谈期间,我把手机中的照片给那位董事长看,问他:你的工厂能否生产出这样的高价产品?

他回答说:质量和功能可以接近,可是,价格怎么也定不到那么高,最多不过1000元人民币。

接着,他告诉我,现在,他最大的兴趣,已经从做压力锅,转到资本经营上。

前年,他已经把大部分股份,出售给法国的一个家电集团,得到20多亿元。

我说:那么,你正在做什么?

他说:在家乡,投资了一个岛,准备开发房地产和码头。

政府对他非常支持,其盈利前景大大好过生产压力锅。

听到这里,我百感交集。看来,十年之内,中国人再也做不出一口好锅。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我被这只压力锅的故事所缠绕。脑海之中,20年前,那个简陋的街道小工厂,与苏黎世大道上的橱窗交叠出现,让人莫名惆怅。

20年,一代人,好不容易做到全球第四,却一朝出售,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那个位置?

更让人担忧的是,2010年的中国企业界,不愿再埋头做压力锅的企业家,到底有多少?

中国需要松下还是索罗斯

近年来,专心实业似乎已是一件十分落伍的事。当年,曾被视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韦尔奇等实业家,不再时髦,人们津津乐道于巴菲特、索罗斯和李嘉诚。用钱生钱,显然比实业来得轻松愉快。

近期,我时常碰到一些实业家,纷纷萌生退意,向往去做一个投资家,总之,不愿意再干实业。

这些景象,似乎在显示,当今是自90年以来,民营企业家士气最低迷的时期。

究其原因,简略而言,大抵有三。

其一,资本市场,包括股权投资和经营房地产等等,回报大大高于工业经营。

其二,传媒过分渲染投资神话,随处可见哪位投资家,看中一家小公司,几年就得数十倍、成百倍回报的神话,实业之心,不禁荡漾。

其三,实业投资的宏观环境,未得改善,特别是国进民退现象,极大地冲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这种低迷景象,与中国经济的实际需要,产生极大的落差。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被迫向内需化转型,国内消费市场出现旺盛之势,这正是实业家可以大展雄心的时刻。同时,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升级转型,更需要实业家全力以赴,加大投入。其时,出现投机之风,不得不让人生出无限的担忧。

猜你喜欢

  • 魂牵梦萦60年

    那一年,小眉16岁。小眉未出深闺,可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传说着她的国色天姿。春天,小眉随母亲去静云寺上香。小眉不经意地发现,花树丛中立着一块画板。画上是厚重的油彩抹出的玉兰,那些玉兰在似与不似之间,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上罢香,小眉独自出来,又到

  • 雪冠

    老人头顶为明月,为银发,座下为阳台,为疏影;明月虚悬在中秋的玉宇,银发灿烂在86岁的高龄,阳台在三楼,疏影在书斋之南,纱窗之北。如约,我于黄昏后来到老人的寓所。彼时月儿已升上东天,朗朗的清光泼满了阳台,投映于嵌在北壁的巨幅明镜,左右遂浮现两

  • 为了结束的寻找

    唐山的一个下午。那时的他和她,正值青春。他是外地人,无依无靠,靠养蜜蜂为生。有天下工回家。实在口渴得厉害,他就敲一扇陌生的门,想讨杯水喝。门是暗褐色的,可门拉开后那张脸庞却如此新鲜、明媚,一双忽闪的大眼睛犹如蝴蝶的翅膀,带着春日阳光,刹那间

  • 翻晒爱情

    奶奶有一个怪毛病。梅雨季节,她把一筐谷子摊在堂屋里翻晒,那都是一些不知风干了多少年的陈谷。雨天晒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打我记事起,奶奶就这样做。父亲的解释是奶奶老了,人犯糊涂。奶奶的奇异举动,村里人已见怪不怪,我却对此十分着迷,心里充盈着

  • 蝴蝶姑娘的最后飞翔

    1998年,我25岁,已经在河南郑州老家学习了六年绘画和雕塑。为了在艺术天地取得更大的发展,我放弃了家乡的舒适生活和稳定工作来到北京。可我到北京后,很快就陷入了经济的困境。心情郁闷时我经常去植物园散步。常常看见路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位长发披肩的

  • 真爱

    当这栋楼房倒塌时,霜正在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她今天加班。他俩刚结婚半年,石比霜大两岁。从大学时认识起,石就把霜当宝贝一样爱着。霜有一份报表必须明天交,但错了一个数据,不得不加班。到了10点半还没找出错在哪儿,于是打电话向石诉苦撒娇。于是石

  • 手势里的爱情

    我看到那对哑夫妇时,他们正从山道上下来。他们一个挑柴,一个拖着一截枯枝,脸上满是笑意。不知两个不会说话的人靠什么来打发日子,我想岁月总是漫长的,但每一层的笑意里我实在找不到无奈和忧愁。除了心灵的交流和眼神,我想对于俩哑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手势

  • 粗人的爱情

    他生来就是个粗人,行为莽撞,语言庸俗。他最大的优点是: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最大的缺点是:粗心大意,不会算细账;最大的遗憾是:已至花甲之年还不知道爱情是什么玩意儿。和粗人相濡以沫大半生的她,心细如丝,从来不知道怎样发脾气。粗人火冒三丈她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