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

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9:06:12  热度:8℃

彼德是成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原名罗宗华的他,原是四川地道的农村小伙子,半句英语也不会,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西餐”这个词儿。然而,短短10年间,他居然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如今他说得一口流畅的美式英语,名气已是响当当了。

彼德出生于四川资阳,自小便帮父母干农活。他的父母日夜劳作,却还是村里的穷户。由于家里实在挤不出学费,他读到初一便辍学了。

他很想脱离贫穷的困境,于是努力学习编竹筐。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人都加入到了编竹筐的阵营里。

“编好的竹筐送去卖,卖光了,便得走一段长长的山路,买竹子来编。”竹子很长,山路很弯,扛着竹子走十分吃力,一不小心便会连人带竹摔进山沟里,跌得头破血流。

1997年,他跳槽到一家小西餐馆去当厨工,改变他整个人生的关键人物出现了,她就是玛丽。玛丽是美国人,一连几天光顾彼德任职的这家西餐馆,但却觉得食物很不地道。她向西餐馆老板毛遂自荐,表示可以给厨师和员工进行免费的厨艺培训。彼德抢先报名,和餐馆另外两位厨师一起每天到玛丽家学习。

彼德学做的第一道西式点心是苹果派,他从中得到的最大心得便是:凡事都得认真,丝毫马虎不得。从原料的选择到烘焙的温度,都得小心应付,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在玛丽家足足学了3个月,彼德不但掌握了许多烹饪原理和方法,原本一窍不通的英文也大有进步。每次去上课,他总抱着一部厚厚的字典,把菜谱上的英文字一个一个地翻译出来,猛学苦记,回家后再细细消化。

玛丽为他不懈的热忱和刻苦感动了,知道他不是个蜻蜓点水的“过客”,而是准备认真地在烹饪界当个“长驻军”的,就主动表示愿意资助他继续学习。在1999年,彼德选择了一家烹饪专科学校,系统地学习了西餐的烹制技巧。

2000年,他受聘到一家西餐馆担任厨师,不久后便因工作表现优异而升任主厨。由于厨艺出色,又善于变换花样,许多人慕名而来,餐馆日日客满。这时,彼德人生的小舟已驶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然而,对于心怀梦想的他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2003年,他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他拿出全部积蓄,加上朋友的投资,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充满南美风情的西餐馆,由玛丽担任顾问。彼德把“努力不懈”当做终生遵守的“座右铭”。尽管目前已经拥有4家餐馆了,可在成都和北京来回穿梭的彼德,又有了新的梦想,他希望“彼德西餐馆”能成为中国的连锁西餐馆。

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只是编筐洗碗,走好脚下的这一步,才有往更高处走的可能。

猜你喜欢

  • 雕根雕心

    凤岗市地处黔西山区,背靠凤岗山。别看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闭塞,可是,凤岗市有两种稀罕物闻名全国,一件是水润奇石,另一件是凤岗根雕。郑名杰就是千姿根雕厂的厂长,手下有六十多号人马。别看他们厂子生产的根雕不愁销路,可是由于前些年根雕厂野蛮采集

  • 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放前,北平有这么一位胡同串子是南城有名的人物。他出名可不是因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是因为欺行霸市,好勇斗狠。他虽不像武二郎那样能打死老虎,可也能把人打得看大夫,幸亏他是家里的独苗,否则谁家的姑娘也不敢嫁给他哥。胡同串子家附近的几条胡同都

  • 雾里青失传之谜

    名茶雾里青”古称嫩蕊”,史书上多有记载,然而,该茶却失传近两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瑞典近海打捞出的古商船哥德堡”号上,发现了装于青花瓷瓶中的雾里青”,雾里青”才重新走入人们

  • 扁担镖师

    乾隆58年,正值春夏之交,华北平原暖风和畅、草绿花红,大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在碧波之中穿行。在北去的船只当中,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贡字”镖船,渐渐靠近沧州的红孩口。船头把簧”的大伙计问站立于身后的一位老者:仇师父,是否要落

  • 凶器之谜

    我爷爷生前多次提到一件稀奇古怪事:说他有个本家哥哥,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人称王拐子。王拐子在栖州城西门外开了个铁匠铺,曾用一把杀过人的佩刀打出两把菜刀,那刀饮过人血,有灵性,主人遇到血光之灾前,夜间会簌簌作响。早年间,百姓家使用的铁器如

  • 绝赌

    清朝咸丰年间,辽宁西北靠近内蒙地界的人们喜食马肉,大量的蒙古肉马被贩运过来。一个叫混胡口的小镇成了马肉集散地,这里有一个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马市。当地人的这一独特风俗,不但让这个小镇人流如织商贾云集,而且还催生出一门绝技—&mda

  • 邯郸学步

    听故事的人会问,学步,不就是学走路吗?那是小婴儿的事,干吗要去邯郸学呢?真是多此一举。说故事的劝您,先别急着打岔。邯郸学步,是古人庄周庄老头,在他的专著《庄子》秋水”一节中讲的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的真事。当然了,您

  • 荷花会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汝河城外,有一个比较富裕的群体,他们都是乡间有些头脸的人物,比如私塾先生闻达、乡议事会议员张弓、郎中马任之、商人许一晴等等。许一晴是个爱热闹的人,手里又有几个闲钱,有时就请这些朋友去酒馆里聚一聚,朋友们偶尔也回请他。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