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

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4:45  热度:11℃

难得的下午,一个人坐在咖啡厅,窗外突然下起了大雨。心想这天气倒极像我的脾气,不来则已,一来,爽快下完,也就跟没事似的。

突然一个人奔进了咖啡厅,像要躲雨,她试图擦拭身上其实不可能去除的濡湿。我认出她来了。是的,二十多年没见,我还是可以一眼认出她,因为她脸上有一块形状跟台湾地图一样的红色胎记。上小学时那些坏同学总说她脸上的胎记是她妈妈怀孕时在她脸上留下的粪便,我却觉得那是她最漂亮的地方,红红的,弯弯的。

我走过去,她一看见我就叫出了我的名字,然后非常不好意思地问我怎么记得她。我指了指她脸上的胎记,然后她也指了指我脸上狗咬的疤痕,两人一起笑了。

坐在我对面的她,看起来素朴爽利。她问我:“现代美容技术那么发达,怎么没有想过去除疤?”我说:“怕老同学不认识我啊!”她又笑,说习惯镜子里的自己了,如果没有了“台湾地图”,她可能就忘记自己是谁了。

两个“疤女郎”坐在沾满水珠的落地窗前,突然安静了下来。

她是我小学最要好的同学,个子很小,功课也好,总坐第一排。虽然她爸爸是我们学校收垃圾的工友,但是她每天都很干净地出现在课堂上。

我们俩各梳着两条辫子,常拿着冰棒,坐在学校操场的高台上,晃着脱了鞋袜的双脚,看着天空发呆。

上小学时,她就总说希望有一天能当老师,住在学校隔壁,每天跟爸爸一起去学校上班,寒暑假还照样有薪水拿。

然后很快,我们毕业了,上了不同的中学,慢慢很少联络了。

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我家巷口见她站在那里,我跑了过去,她一看见我就紧紧地抱住了我。

我问怎么了,她说:“我跟熊明俊在一起了。”

我问:“熊明俊是谁?”她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脸绷得死紧。我说:“哈哈哈!谈恋爱了吧?很好啊!”

然后她就哭了……

一段三分钟就能走完的巷子我们走了一个世纪。她说她怀孕了,熊明俊现在去找钱,要带她去拿掉,她很害怕。她希望我能陪她去。我忍住了我的震惊,直说:“好,一定。”她说时间确定后再来找我,然后转身就跑了。

后来的每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总要在接近最后的巷口时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生怕错过她的身影。但她就像从人间蒸发了,自此毫无音讯。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没有邮票、没有回寄地址的信。

“对不起,我始终没去找你。那个星期三放学的时候,熊明俊来学校等我,他说他凑够了钱,准备当天晚上就带我去医院。我们到总去的巷口吃面,他叫了一桌的小菜,希望我能吃得营养一点。我突然问他:‘如果我把孩子生下来,你还会要我吗?’他二话不说地回答‘会’。

“即便灯光如此昏暗,我还是看见他坚定的眼神,然后我觉得我们身边像环绕着一道道光圈,护卫着我们。那是两个人决定厮守一生的时刻。

“我办休学了,我很对不起我爸爸,也很想念他,但我真的想生下这个孩子。现在我找到一家冰果店去打工,熊明俊白天继续上学,晚上他去搬家公司打工,很辛苦,但我们过得很好,我很满足。我相信我们会很好的。”

我看着信都傻了,十四岁的两个人,哪里来的自信跟勇气?这能叫爱吗?

我不懂。虽然说不出所以然,但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也强烈认定,过不了多久,他们必定向现实低头,回来接受成人世界的批判。但同时,就像在看一部关于私奔的电影,我另一方面却希望他们可以打败这个自以为是的社会,逃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荒岛上,从此幸福美满。

雨果然爽快地停了,剩下大玻璃窗上稀疏的水滴。我还是忍不住问:“那你……现在过得好吗?”

她还是露出那一丝淡然的笑,然后说:“我一个人过得挺好啊!我女儿都结婚了,我快当外婆了。”

我尖叫了起来:“什么?外婆?别闹了……”

“对啊,这就是早生的好处。你看,你不是才结婚吗,你要到我这地位,得等到什么时候?我已经可以开始享福了……”

这我就先不接话了,却突然想到她说的“一个人”。

于是我问:“那熊明俊呢?他最近怎么样?”

“他后来大学毕业,出国念书,我们就分开了。”

这时我有两个不错的选择:绕过这个话题聊她女儿,或搞清楚怎么回事。结果我选了一个最不得体的。

“你看,男人就是这样!当时决定在一起的时候不顾后果,决定走掉也不顾后果……这对小孩子太不负责了。后来呢?”

“不,故事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通俗剧。熊明俊其实一直对我很好。他也很辛苦,在学校还是表现得跟一般学生一样,功课一样不落后,但一回家就要扮演爸爸和丈夫的角色。好笑的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学校。我们就住在学校后面一家工厂的地下室,住了整整十年。我们常常夜里带着女儿去操场散步,然后我会偷偷地帮我爸爸把垃圾先分好类。生活靠着不停地打零工,俭省着过也足够。他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拿到奖学金,出国也有补助。他说他不要离开我们,但是我劝他,这么多年,我已经很满足了。当初是冲动,他也一直信守着诺言,但我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未来。我很愿意把母亲的角色扮演下去,他不应放弃学习。我一直逼他出国。其实他上了大学之后,我就感觉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少——他的世界越来越大,而我还是困在不见光的地下室里。我的光只给予家人,也只来自家人。不管他多么努力拉近我们的距离,但是终究我们已经走上不同的路了。我很感恩,那么小年纪就体验了女人的所有经历,即便现实中很苦,我也很满足。但是我绝对不要成为任何人往前走的牵绊。我们经过很多次的沟通,也一起哭了无数次,他终于理解我的坚持,也知道我如果缠住他,我也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渺小与不足,那只会让两个人更苦闷。

“他走后还是常给我们写信,后来在美国找到工作,也就留在那了。上次见面是女儿结婚,他回来了几天……这段感情里,谁都没有辜负谁,只有很宽广的爱,还有我们的女儿。”

说这些话时,她是平静的,带着微笑看着渐渐晴朗的窗外。而我,只能不断把泪水咽回去。她选择这样的人生,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或赞许,我自然也不应该把她当成通俗剧的主角。不煽情是对的,世间绝对有一种爱是互相体谅、饱满而无怨的。

我平静了以后,想到的是,高深的教育到底给了我什么,而选择离开教育,又何曾剥夺了她什么。

离开咖啡厅时,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干了,她说她要去客人那里取衣服。她现在是服装修改师傅,生活过得并不算安逸,但心里还算舒坦。她搬到了一个有窗户的地方,起码有充足的阳光。

我告诉她,那封信,不知为什么,我一直留着。她笑着说:“下次寄信给你,一定贴上邮票,写上回信地址。”

猜你喜欢

  • 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

  •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 以德报怨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能是有史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对手最容易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了。古往今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演绎了太多的冤冤相报和世代为仇的历史悲剧。古希腊与特洛伊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双方元气大伤,却仅为争夺一个女人;二战后,以色

  • 风吹草动

    风一吹,草就摇晃,比喻有一点点动静而引起警觉。 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听信一个叫费无忌的小人的谗言,要把太子建废掉。 但又担心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不同意,于是把伍奢叫来,让他说太子建企图谋反。伍奢不承认,立刻被关进了监狱

  • 亡羊补牢

    《战国策》记载:“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接下来,我们便来简述一下这段话的来历。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庄辛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

  • 一笔勾销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范仲淹的人,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

  • 七步成诗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植(字子建)的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着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才华横溢。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

  • 人杰地灵

    【释义】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特别美好的意思。杰出人物在哪里出生或曾到过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胜之地。【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闻名中外的滕王阁于公元663年重阳节落成。当时的洪州阎都督遍邀当地名士共赴庆贺大宴。当时只有十四岁的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