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永不放弃的爱

永不放弃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23:33:04  热度:9℃

这一天,老两口像往常一样去儿子家串门,走到菜市场附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用毯子包着的孩子,孩子穿得很单薄,身边还放着一个小暖壶——很明显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王奶奶把孩子抱在了怀里,男孩儿长得很招人喜欢,顿时她觉得一股暖暖的爱意涌上心头,她不能理解怎么还有人抛弃这样可爱的孩子。王奶奶信佛,她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之间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没多想什么就把孩子抱回了家。

老两口为这个新到来的小生命感到高兴,但高兴之余,细心的王奶奶发现,这个孩子已经长出了八颗牙齿,按理来说应该一岁左右了,可是一岁的孩子怎么浑身软软的,连坐都坐不起来,这让她很疑惑。

第二天,王奶奶带着孩子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原来男婴是左大脑发育不全。王奶奶心里产生了一丝恐惧,但她并不想抛弃这个孩子。儿子和儿媳刚开始就不怎么赞成她的做法,就连给孩子做检查的医生都不能理解她的举动,本来自己就是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哪里还有精力再去照顾一个脑瘫的孩子,何况这个孩子还这样的小。最后帮着王奶奶下定决心的是老伴沈继成,军人出身的他模仿着领导人的口吻给老伴打气说:“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坚持到底。”有了老伴的支持,王奶奶信心百倍,决心抚养这个孩子,并且一定要给他看好病。从这一天起,周围的邻居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背着一个小孩子四处看病的身影,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这个身影从未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不知道孩子的身份,王奶奶就用老伴的姓氏给孩子起名叫沈文辉。老两口靠着退休工资给小文辉看病,从社区医院到市里的大医院,从吃药到针灸、气功,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去试。为了这个孩子,老两口省吃俭用,新搬的房子没有装修,家具没添置一件,王奶奶说:“我从来没想过和谁攀比,我也不羡慕什么奢华的生活,只要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我就会很幸福。”

小文辉经常头痛,特别是在半夜,12点之前王奶奶几乎不能睡觉,睡着了也会被孩子的哭声吵醒,4年多的日日夜夜,王奶奶都是在小文辉睡熟后,自己才睡下。文辉不能说话,每次头痛的时候只能用两只小手使劲地敲打自己的头,王奶奶就会替小文辉按摩,摸着小文辉的头,轻轻地叹息:“如果能够代替,我真希望这病长在我身上。”这样的话,王奶奶不知道说过多少遍。

王奶奶这4年中最高兴的事有两件:一件事是小文辉能走路了。为了让小文辉学会走路,老两口吃尽了苦头,想尽了各种办法,除了用学步车,老两口还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两根绳子一端绑在小文辉的腿上,一端绑在王奶奶的腿上,沈爷爷在后边扶着小文辉,一步一步地教着走。这样文辉学走路进步得很快,但也让老两口吃尽了苦头,就是现在,王奶奶的小腿上还能很清晰地看到当时用绳子勒的痕迹。也许是真心感动了上天,也许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辉到来的第二年,他终于学会走路了,那一刻,王奶奶流泪了,这泪是为自己也是为小文辉。文辉的能走路让老两口感到很欣慰,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为了能让文辉有更大的进步,王奶奶每天都领着文辉从家到文化宫,从文化宫到家,5公里多的路祖孙俩手牵手,不亦乐乎地走着。

另一件事是小文辉自己能拿东西吃了。为了锻炼文辉手的灵活性,细心的王奶奶总是给他买一些小零食,让他试着每天用手去抓。虽然小文辉现在还不会说完整的话,但偶尔也会说一两句。文辉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因为王奶奶每天教他说的就是“妈妈”,而不是“奶奶”。王奶奶说:“孩子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妈妈的。”她不是不想听自己心爱的小孙子说的第一句话是“奶奶”,而是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最亲的,只有妈妈才能让孩子不是孤儿。

现在王奶奶一家3口幸福地生活着,小文辉的病情一天天地在好转,但王奶奶的心里还是有很大的担忧,因为现在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也患有很多病,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等,老伴也86岁了,儿子们过得也很清贫,小儿子高度近视且视网膜脱落,不能外出劳动,老两口还要每月给小儿子一些生活费,生活甚是拮据,根本无力去抚养小文辉。即使这样,老人也没有后悔对小文辉的抚养。王奶奶也曾登报和托人寻找过文辉的父母,但都如大海捞针。王奶奶说:“她和老伴都商量好了,如果有一天文辉父母真的能来领回孩子,他们什么都不图,只想告诉他们,好好照顾文辉,让他像别的孩子一样好好成长起来。”

猜你喜欢

  • 聪明猴

    聪明猴猴王曲艺团,是一个以两只聪明猴表演骑马射箭、开汽车等惊险而又滑稽的猴戏为主,人戏为辅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这天,他们刚结束一场成功的演出,就又接到东风乡的邀请。团长高兴,就美酒好菜地款待演职员工,还破例让两只聪明猴入席与人一起吃喝。去东

  • 《红薯哥》

    《红薯哥》老米是村里的暴发户,抠门又势力。这次他出远门回来,见地里的红薯还没有挖,不禁冲儿子大骂道:“混小子,把我交代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红薯再不挖就全烂了!”儿子眼珠一转,讨好地说:“爸,我有妙计,不仅能把红薯全部收上来,而且人工是全免费

  • 白吃谁不吃

    白吃谁不吃七十年代的供销社门口,两个小孩子在玩耍。女孩手里拿着山药干慢慢吃着。嘎子眼巴巴的看着吞咽着口水。女孩有所查觉的看着男孩问;“想吃吗?叫声姐姐。”嘎子若有所思的说;“不叫。”随后笑笑得意的说;“我会倒立,你会吗?”说着双手拄地轻巧的

  •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市长参加一个同学会,一边喝酒,一边闷闷不乐的。旁边的同学陈巴子在乡村经营一辆农用车,经常拉些猪呀鸡什么的出去卖。他问,市长大人,你为什么闷闷不乐的?市长说,我现在成了弱势群体了。陈巴子一巴掌拍在他肩上,说,你都成了弱势群体,那我们是

  • 竟然像间谍

    竟然像间谍这几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条件好一点了,可以把在农村生活的父母接到城里,为他们租一套房子住。回想父母在乡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想,我必须回报他们,让他们在祖国各地没有走过的地方,去走一下。前年,我去城里的旅行社为他们联系。我亲自为他

  • 暴跳如雷

    暴跳如雷我十三岁就开始干农活了。村里的大人极喜欢我,他们看见我担了那么多的粪,关心地对我说,老二,你少挑些,长不高。 我在家排行第二,对于大人喊我老二,我极感亲切。说真的,每当我听见大人说,老二,你真的少挑些,我鼻子一酸:这种关心是真的呵。

  • 高级修改

    高级修改新上任的市委宣传部马部长,决心做点事情,要给全市人民写首好市歌。于是他不计钱财,从北京请来了全国著名的歌唱家与词、曲作家,来到市上精心打造。词、曲作家与歌唱家来到市上后,在市内体验了一周的生活,都有了感觉。词、曲作家马上有了灵感,写

  • 俏皮麻子的尴 尬事

    俏皮麻子的尴 尬事以前的时候,人们卫生知识和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不象现在儿童小时候就打防疫针,种牛痘,预防了天花。那时候麻子人数是比较多的,只要是大一些的单位,人数多一些的单位总能找到一两个麻子。在麻子那个群体中,多数人是护短的,忌讳别人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