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夜遇鬼劫

夜遇鬼劫

收录日期:2025-11-21 02:13:54  热度:8℃

1983年春,我二十岁出头,上班刚刚四个年头。因家里要盖房,父亲嘱咐我下班后一定回家帮忙。

那时候还没有双休日,只有一个星期天,如果星期天早上回家,下午要返回,我为了多在家帮帮忙,星期六下班后,便不顾天色已晚,骑着辆破自行车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我家离县城有四十多里路,路上常常要花一个多小时。我刚出城不久,天上便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那时候适逢翻修公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且泥浆粘住自行车轮子,真是寸步难行。我只好下车推车行走,走上一段路,还要抠除挡泥瓦内的泥浆,不然就推不动。

天渐渐黑了下来,春寒料峭,我却累得气喘吁吁,冒出一身臭汗。这时,我开始后悔不该急着回家。

好不容易挨到乡驻地顺河,已是夜里十点多钟,再往北走十多里,便到了我家苏庄。公路上虽说难行,路上不停地遇到行人,所以我并不害怕。可下了公路,在漆黑、空旷的夜里,就只有我一个人踽踽独行了,心中不免忐忑不安。我摸索着壮胆前行,过了大圣集。再往西北三里多路,就是我家苏庄了。就是这三里多路中间,要经过一片坟地。这片坟地实在是个令人恐怖的地方,因为传说这儿时常闹鬼,而且一到夜晚,就有人看到坟地里鬼火闪烁,远远望去,似乎有人走动。这儿不但夜里闹鬼,白天也常有野鬼出现戏弄路人。据说有个贩鸭子的外地人大白天从此路过,便被鬼拖入沟里,滚了一身泥浆,差点儿淹死。所以,就是白天也是三五人结伴才敢从此行走,无人敢独行,夜里这一带更是绝无人迹。我望着黑黢黢的前方,不禁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

好在从大圣集到我家苏庄是沿着一条沟渠行走,沟渠是沙碱质板结土壤,虽说下雨,却并不泥泞。我在大圣集除净挡泥瓦上的泥浆后,心一横,上了自行车,硬着头皮拼命往前骑,不敢左右观看,想早一点穿过那片恐怖之地。

谁知出了大圣集不远,突然“咔嚓”一声,自行车链条断了,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啊。事已至此,我只好硬着头皮跳下自行车,摸索着找到车链条,不顾油污,握在手里壮胆,战战兢兢地推车前行。

离那片坟地越来越近了,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厉害,浑身绷成一根弦,两条腿也禁不住颤抖起来。也许是太紧张了,走着走着,突然间一个趔趄,我连人带车一下子栽倒在地上差点儿跌了个半死。等我从地上爬起来,往前一摸,才发现前头是沟,竟然没有路了。我意识到八成是下雨把沟渠冲垮了。前路不通,我只好摸索着扶起自行车来,准备继续找路。

就在这时,前方隐约传来阵阵吆喝声,又有牛的喘息声。我心里一宽,欣慰道:“原来这儿有人呀!”我抬头影影绰绰看到前方地里头有一个人影扶着犁子,正在驱赶耕牛犁地。我根本没想到春天不可能有人犁地,就是犁地,也不可能在半夜里,便急忙喊道:“大爷!大渠冲断了,从这里上苏庄咋走?”“那人只顾犁地,却不理我,我急了放下自行车,趔趔趄趄奔上前去,拉住他的胳膊,又叫道:“大爷!路冲断了,上苏庄从哪儿能绕过去?”

突然间,我的手像是寒冬腊月抓住了一根冰冷刺骨的铁棍,一股凉气从脚底直透头顶,禁不住打了几个寒战。就在这时,那人也突然转过头来,啊!那是一张苍白无血的脸,两眼紧闭,眼中流出两行血泪,在漆黑一团的夜里竟然异常清晰。

我恐怖至极,虽说害怕,到底是年轻气盛,且身强力壮,手里又握着一条自行车链条。我脑海里只一闪念:“碰上鬼了。”心里一冲动,便不顾一切,兜头狠狠地给了他一链条。这一打不要紧,只听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划破长空,我突然眼前一花,那人和耕牛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头发根根竖起,全身绷紧,毛骨悚然,浑身筛成一团。我恐惧地大叫一声,丢下车链条,撒腿就跑。刚跑了几步,仿佛有人喝道:“打死他!别叫他跑了。”接着我脚下一绊,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只觉四面八方有股无形的力量,把我围在当中,压迫得我透不过气来,并有无数只手往我嘴里塞填泥土。就在这性命交关的时刻,我听到有个似曾相识的声音焦急地说道:“你们几个在干啥?快放开他,这个是我侄子。”我身上压力骤然减轻,我顾不得多想,爬起来就跑。

等我跌跌撞撞跑进家里,便瘫软在地,再也起不来了。

第二天一早,父亲陪我去寻找自行车,我才发现自行车就倒在沟渠上。奇怪的是,那条沟渠完好无损,并没被水冲垮。父亲问我:“那个说你是他侄子的人是谁?”我只觉得声音熟悉,的确想不起是谁了。

许多年后,我与亲戚们闲谈时,隐约意识到那个说我是他侄子的是我的一个堂叔,他叫杨继华,是病死的。他家跟我家是门挨门的邻居,小时候我时常在他家里玩。他死的时候我才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

这一回经历令我刻骨铭心。从那时起,一到天黑,我便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再也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了。

猜你喜欢

  • 善者为福

    这天大清早,从凤凰岭千丈台上匆匆赶下来一位身强力壮的后生仔,长得粗眉大眼,国字脸,平顶头,一双大脚板踩得地皮都在打战。他叫石忠厚,是这千丈台上的一个孤儿,从小失去父母,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他秉性憨厚,最喜欢助人为乐,凡事吃得亏,从不计较,

  • 兄弟酒坊

    过去章丘有兄弟俩,一个叫王明,一个叫王亮,父亲王义开了一家如意酒坊,日子过得还可以。可这一年,父亲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躺下就起不来了。这天,老二早早地去给父亲抓药,半路上有邻居喊住他,说他父亲快不行了。王亮疾步如飞地往家赶,等赶到家里的时候,

  • 馋鬼虫

    明朝时候,牛家村有个叫梨花的姑娘,她一出生便是个巨婴,经年累月,她的体重还在不断增长,时年二十二的她体重达三百斤,走起路来就像移动的小山。梨花小时候和张茅订了娃娃亲,当年两家达成协议,十八岁就让他们完婚。可约定时间已过,张茅却没来提亲。梨花

  • 筷子的故事

    清朝年间,黄州府有家普济大药铺,掌柜的姓魏。魏掌柜做生意很有头脑,他将本地特产三七、茯苓等中药材,经水路远销到苏杭二州,然后顺便带回苏杭特产龙井茶叶,两头不空,很快便聚了万贯家财。这天,魏掌柜大喜,迎娶小妾。当地的商贾名仕纷纷前来道贺,气氛

  • 徐子报恩

    乾隆年间,湘南耒阳县有个读书人叫雷纯生。雷纯生心地善良,懂些医术,一心想读书考个功名。这年寒冬腊月的一天,雷纯生家门口来了一个要饭的小乞丐。小乞丐蓬头垢面,穿着单薄,脸上和手上还生满了冻疮。雷纯生见了,不由心生怜悯之心,把小乞丐请进屋,让他

  • 龙凤呈祥

    很久以前,在神州大地上有一个村子,叫和平村,村子周围绿荫环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凡而快乐的生活着。有一天,一群强盗来到村中,他们抢夺了村民的粮食,将村民的土地没收,并且将村民当成他们的奴隶,逼迫着村民开辟新的土地,数十年下来,村子周

  • 螺丝精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终南山南麓有一个柴夫,小名叫虎子,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一个人靠打柴卖柴为生。一眨眼,虎子已经长大成人,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就是有一点不足,头上生满了癞子,一年到头流脓,味道非常难闻,几十米外都能闻到气味,所以年近二十还是孤家寡人

  • 刘墉献萝卜

    话说乾隆年间,乾隆喜欢吃萝卜,当间大臣和坤就献计向全国征集最大最好的萝卜进贡,各官员为了讨好乾隆纷纷去征集好萝卜。可偏巧这时四川一带闹了一场大旱灾,田里庄稼颗粒无收,而朝庭的税物照常繁重,四川一带民不聊生,这时当朝一个叫刘墉的看在眼里,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