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3:12  热度:9℃

明洪武年间的一天,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太祖朱元璋铁青着脸对着一干文武官员吼了起来。

原来,突降大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微服私访,在京城内转了大半天,是越看心越沉。京城应天府本属江南,气候温暖,可突然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降临,冻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朱元璋忍着怒气,等官员们向自己汇报。可谁料一连几天过去了,文武百官上朝还是国泰民安的那一套。朱元璋忍不住了,因此这天的早朝上,从丞相开始挨个儿大骂了一通。

百官战战兢兢地听着,其实,有些官员想禀告的但不敢。怎么禀报说万岁啊,突降大雪冻死了许多乞丐。别忘了朱元璋就当过乞丐的,依朱元璋那多疑刻薄的脾气,搞不好就要被杀头,所以这次百官不约而同:装不知道骂死不吭声。

朱元璋骂够了,脸色这才缓和了些,说:“朕自登基的那天起,就发下过誓言,天下百姓皆朕骨肉。却没想到一场大雪就平白冻死这么多人。来人,传朕旨意:选一空地为无家可归的百姓修建房屋。”

皇帝在盛怒下降旨,哪个敢拖延。从工部尚书到应天府尹,忙得恨不得劈成两人用。也就半年多点儿时间,房子盖好了,总共有二百六十套。朱元璋亲率百官前来参观,非常满意。下旨重奖工部尚书等人。跟着就昭告那些在应天府无家可归的人,都来这里居住,一分房租不收,能干活的国家负责安排活儿干,虽管饭但没有工资。老弱病残的国家养活起来。

顿时,应天府的老百姓们都欢呼雀跃,纷纷颂扬朱元璋的仁德,百官也跟着喊“千古第一仁君”。一片颂扬中,唯有刘伯温不言不语。

这天,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先把朱元璋捧了一通后,跟着话锋一转,说道:“万岁仁德,古今第一。只是有句话臣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有话就直说,不必拐弯抹角。说吧,是不是想劝朕,仁德不宜滥用不然恐怕以后会难以治理啊”

刘伯温说:“正是。老子曾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今我大明初建不久,根基尚浅,国库空虚,正应无为而治,与民休养。此仁德事,不可多为。”

朱元璋听完,嘿嘿一阵冷笑,说:“果然高论。无为而治,说得好。现在朕就告诉你,朕要做有为君主,让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而我大明官员,也需有为奋进,想做无为官在朕这里是行不通的。”说到这儿,哼了一声,又道,“你退下吧,不必再说了。”

又是几天过去了,这天早朝上,朱元璋突然又下建房令,让刘伯温亲赴华亭县,为那里无家可归的百姓修建房屋。刘伯温只得接旨。

也就仅仅过了四个多月,刘伯温修建完房屋后,回到应天府。哪料当晚,就被朱元璋叫到了御书房内,朱元璋问道:“刘爱卿此去华亭县,那里民生如何”

刘伯温摇头说道:“华亭民生艰辛,多有贩儿卖女,乃至饿死者,臣痛心不已。”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那你还坚持无为而治吗”

刘伯温偷看了眼朱元璋,低声说:“是!无为,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为官者不要乱发号令,让百姓自己想办法自己养命。虽看似残忍,其实是最大的仁慈。”

“一派胡言!”朱元璋气得差点没给刘伯温一个嘴巴,“百姓都已卖儿卖女了,你却还要不作为。”

“万岁!”刘伯温也有点急了,“臣是说该救济的必须要救济,但不能事事都要由官府督办。仁德不可滥施,不然必会国虚民懒。到那时一旦有变,国将不国。”

朱元璋怒不可遏,咆哮起来:“仁德惠民,严苛责官。你跟朕多年,没想到朕为百姓盖房屋,你却认为是朕在滥施仁政!”

刘伯温一愣,有点儿异样地看了眼朱元璋,莫名地一股寒意涌上心头——万岁这是话里有话,莫非……

朱元璋停止了咆哮,喘了半天气才说道:“好了,你退下吧,明日正式复命时还是少说话为好。”

就这样,转过天的早朝上,刘伯温向朱元璋复命,果真是简单扼要。朱元璋听完,下旨重赏刘伯温和华亭县令。赏赐完毕后,朱元璋扫视着百官说:“朕年少时,孤苦无依,深知百姓生活艰难。如今虽当上了皇帝,但年少时的情景却常入梦中。”说到这儿,突然声调提高了许多,“传旨下去,我大明各地各县,都要为无家可归的百姓建造房屋,让他们有栖身之所。”跟着一指工部尚书和刘伯温说,“此事由你俩全权负责。”

就这样,一场大规模建房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了。可还没俩月,各地消息就纷至沓来。工部尚书和刘伯温顿时就咧了嘴。行动起来的还真不多,不是“我们府条件不符合”,就是“俺们县有困难,没法解决”,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俩字——没钱!

工部尚书和刘伯温慌忙向朱元璋禀告。朱元璋说:“依爱卿的意思,该如何解决呢”

工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说:“依臣愚见,这无非是各地官员的借口,令其自行解决便可。”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爱卿在应天府建造房屋时,可曾遇到这情况”

工部尚书突然一哆嗦,说:“应天府建造房屋时,款项皆由应天府尹负责,臣不太清楚。”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既然如此,不如爱卿好好想想,看看能否想得起来。”说到这儿,看着刘伯温说:“刘爱卿可有什么办法说来无妨。”

刘伯温把头一低,突然撩衣服跪倒在地说:“臣罪该万死。华亭县民生艰难,官库空虚,没办法建造房屋,臣便自作主张,虚报说已盖完房屋,其实根本就没盖。”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说:“所以你回来后,才给朕说什么无为而治,仁政不可滥施。”

刘伯温点了点头,说:“是,不入民间不知百姓苦,臣不想再扰民、害民。故欺君罔上,臣死罪!”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这些事朕早已知道了。而且你和华亭县令,还把朕的赏银都分给了华亭县的百姓,你们既然心有百姓,朕就不责罚你们了。”说完,朱元璋转向了工部尚书,问,“你想起来了吗,还要想多久啊”

如今的工部尚书,已吓得浑身颤抖,面如白纸,扑通也跪下了,号哭道:“臣死罪,臣死罪!”

朱元璋脸色铁青地喝道:“你和应天府尹,借为百姓建房之名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以为朕不知道是吗如今撞了南墙才知是死罪。好,朕成全你们,来人!将工部尚书、应天府尹俩人打入死牢,待秋后问斩。”

第二天,早朝上朱元璋下旨停止“盖房运动”,令刘伯温代替自己巡查全国。倘若发现有借盖房之名贪污、扰民的官员,一律拿下。

最后,朱元璋声色俱厉地喝道:“朕最忧者,就是怕我大明百姓,无衣、无食、无住所,尔等既然当上我大明的官员,就应替朕分忧,不可成为贪官。如若不然,朕宁肯背负暴君骂名,也定要尔等性命,杀尽天下贪官!”

就这样,本是一场“盖房运动”,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整饬吏治、打击贪污的长期斗争。但不论怎样,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子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有朱元璋这一位。

猜你喜欢

  • 金豆子和老公鸡

    金豆子和老公鸡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他们的名字分别叫金豆子和老公鸡。金豆子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她的浓眉大眼总是透露着一丝乐观和希望。而老公鸡则是一个勇敢坚毅的男人,他的强壮和勇敢总是给人一种安全感。金豆子和老公鸡过

  •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但你知道背后的故事吗?圣诞节最开始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而庆祝的。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上帝的儿子,他的出生被认为是上帝向人类展示爱和救赎的象征。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一直存在于教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故事是关于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件奇特的事件。这个小镇平日里人烟稀少,大家都过着相对宁静的生活。然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架破旧的飞机陡然坠落在小镇中心的广场上。这个突如其来的事故震惊了整个小镇的居民。人们纷纷聚集在广场上,目睹了这

  •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的意思是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往往采取后退或退缩的策略,以避免受到伤害。这个成语来源于军事战术,是指撤退三步,避免与敌人接触,以保护自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退避三舍也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

  • 叁人成虎

    叁人成虎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国王非常热爱狩猎。每当他出行打猎时,总有一些马屁精周围围绕,夸夸其谈,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一次,国王遇到了一只老虎,正当他准备射箭的时候,马屁精们却纷纷说:“陛下,这是一只非常凶猛的老虎,我们必须小心行事。”国王因为

  • 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成语,“安如泰山”,意为稳定如同泰山一样。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素有“五岳之首”的美誉。远古时期,泰山作为中国人心中最为崇高的象征之一,不仅在地理上起到了屏障的作用,更成为了精神力量的象征。泰山高耸入

  •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李文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是一个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故事专家。每次他拿起笔,总能迅速地将思绪转化成华美的文字。李文笔下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忘记了自己的现实世界。李文的天赋并非一朝一夕的产物,而是来自于他小时候的积累。从

  •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仙人住在仙境之中,他们分别是八仙。他们各自有着神奇的能力和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仙界备受尊敬。有一天,八仙听说凡间的人们面临着困难,于是决定一起前往凡间,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第一位仙人何仙姑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她能够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