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方言>【闽南话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五课 基本形容词·上

【闽南话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五课 基本形容词·上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6:20  热度:10℃

【闽南语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五课 基本形容词·上

前边两课里我们讲了一些很重要但是可能稍嫌枯燥的小词,今天我们先换换口味,来看一看闽南语中的形容词。

另外,重复一下,有些字的读音各地腔调会有差异,我只标一种。还有一点是,有文白两读的,为避免烦琐,文读音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一般就是一些书面词和外来词需要文读。

「大」tuā-tāi

「細」suè

“大小”应该是一对最基本的形容词了。「大」平常口语里读tuā,如「大儂」,是成人的意思;另一些时候则要文读为tāi,如「大人」,是一种尊称。

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闽南语里绝大多数时候用「細」来表示普通话里的“小”。比如“小时候”是「細漢」、“小声”是「細聲」。

「懸」kuînn

「低」kě

普通话中的“高”,闽南语里叫「懸」,比如「傷懸」表示“太高”,「偌懸」表示“多高”。

kě的本字事实上是「下」,但由于「下」这个字还有别的意思,并且两个意思都很常用,为避免造成混淆,在读为kě表示“低”的时候,个人建议俗写成「低」以作区别。比如「懸低」就是“高低”的意思。

「肥」puî-huî

普通话中的“肥”和“胖”,闽南语口语里一律说成「肥」,比如“肥猪”是「肥豬」,“越来越胖”是「愈來愈肥」。

「躼」liò

「矮」ué

普通话中形容物体的高度和人的高度都是“高”,但在闽南语里,人的高度除了「懸」以外,还有另一个专门的说法,叫「躼」。比如说,“你儿子真高啊”,闽南语里可以说「恁後生誠夠躼」。

「矮」就很好理解了,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矮”,比如小个子叫「矮仔」。

「緊」kín

「慢」bān

在闽南语里,表示速度快的时候,我们不说“快”,而说「緊」。普通话里的“紧”在少数词里也保留有这个意思,比如“赶紧”就是“赶快”的意思。

“慢”的用法则是一致的,闽南语里也说「慢」,比如“跑慢一点”,我们说「走較慢咧」。

「濟」tsuē

「少」tsió-siáu

在第二课里我们就已经见过「濟」这个字了,它的意思是“多”。比如“吃太多你会变成猪”,我们可以这么说,「食傷濟汝會變肥豬」。

表示“少”的时候和普通话一样,也是「少」,比如“最少”是「上少」。

「加」ke-ka

「減」kiám

除了「濟少」以外,闽南语里还有另一套形容词可以表示“多少”,那就是「加減」。这两套形容词有区别,有时候可以互换,有时候则不行。

比如“多少吃一点”,既可以说「濟少食一點仔」,也可以说「加減食淡薄仔」。但“多吃一点”就不能说「濟」,而只能说「加食一點仔」。

基本上,「濟少」更侧重于直接说明数量,而「加減」则带有比较的意味。比如“很少”是「誠少」,而“我少了两根”,可以说「我減兩支」。

「重」tǎng

「輕」khin

这对形容词比较简单,和普通话基本一致,这里就不过多说明了。

例子:“他做事不知轻重”,「伊做代誌袂曉輕重」。

「闊」khuah-kuat

「狹」ue̍h-hia̍p

普通话里有“宽阔”和“狭窄”这两个词。在普通话中“宽窄”二字是比较常用的,而闽南语则相反,我们用「闊」和「狹」来表示“宽”和“窄”这两个意思。

比如“大嘴巴”,闽南语里是「闊喙」;“鼻子很窄”,可以说「鼻足狹」。

「厚」kǎu-hiǒ

「薄」po̍h-po̍k

这一对词也比较简单,和普通话一致,不过具体用起来还是有不少区别。

比如形容一个人话很多,闽南语里可以说「厚話」;形容一个人懦弱、动不动委屈,闽南语里可以说「輕薄」,在普通话里“轻薄”则是“轻佻”的意思。

其实「輕薄」这个词我不太知道怎么解释,想了半天也解释不准确…囧。

不管了,「落課!」

这篇有关于【闽南话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五课 基本形容词·上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猜你喜欢

  • 孔城方言——“跳跳死的!”

    孔城方言——跳跳死的!”孔城老街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老街东面的孔城河与江湖相连,一帆千里的水域文化塑造了孔城人直爽通透的性格,表现在妇女口头上的一句话是———跳跳死的!

  • 安庆方言拾趣——“奤不奤”

    安庆方言拾趣——奤不奤”究竟什么样的德行、表情,或者说什么样能力才是安庆人常常形容的那种奤(音ha)”?对此,我琢磨了好几年。

  • 安庆方言拾趣——“一”发词语拾零

    安庆方言拾趣——一”发词语拾零词典中以一”开头的词语有二百多条,以一”开头得成语也有二百条,真可谓一”发而不可收。其实,这还不包括方言里内容,安庆方言中以一&rdquo

  • 安庆方言拾趣——“嚼蛆”

    安庆方言拾趣——嚼蛆”嚼蛆”(jiao qu)这个词字面意思非常不雅,但是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包括很多明清小说里也有它的影子,如《西厢记》、《金瓶梅》、《豆棚闲话》、《姑妄言》、《红

  • 安庆方言拾趣——“眊”与“眊子”

    安庆方言拾趣——眊”与眊子”听安庆人将眼睛近视者唤作眊(mao音冒)子”有些年头了。那天,我见一人来办公室,说找一个姓王的人,旁边有人应声说,这里有几个姓王的,你说的是哪一个?来人

  • 安庆方言拾趣——“奅什么奅”

    安庆方言拾趣——奅什么奅”一味地喜好大言不惭地说虚话假话大话,穷吹胡扯,越是人多越来劲,要么就是有点什么就到处显摆,这一系列脸谱表情,在安庆巷陌人家常常被斥责为(音pao)”。

  • 安庆方言拾趣——冇

    安庆方言拾趣——冇我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安庆方言说没有”的一个词:冇(mǎo)”。原本认为汉字中没有这个字,准备用同音字替代,但我还是抱着严谨的态度,找来了《现代汉语词典》,尝试着寻找,不想字典里

  • 安庆方言——“扎干”和“叫叫”

    安庆方言——扎干”和叫叫”安庆方言中,说人比较能干,干事比较扎实的,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叫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