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猩红热中医诊疗技术

猩红热中医诊疗技术

猩红热是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全身鲜红色弥漫性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感染者,为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

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因病来急暴,一经发热,便见烂喉,故又称“烂喉痧”或“烂喉丹痧”。

辨证论治

1.邪侵肺卫证

[证候]畏寒发热,咽红肿痛,皮疹隐隐。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宜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主要药物:荆芥、蝉衣、射干、牛蒡子、桔梗、马勃、连翘、前胡、葛根、僵蚕、豆豉、浮萍、竹茹。咽喉疼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僵蚕清热解毒利咽;咳嗽有痰者,加浙贝母、杏仁宣肺化痰。

2.毒在气营证

[证候]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咽部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皮疹成片,猩红若丹。若热毒内陷,出现高热昏迷,烦躁谵语,或有抽风,皮疹呈紫红色,或伴有斑点。舌绛起刺,苔剥,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主要药物:犀角(水牛角代)、生石膏、生地黄、薄荷、黄连、栀子、牡丹皮。

若痧疹满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去黄连、生石膏,加淡豆豉、浮萍表散透痧;大便秘结,咽部糜烂,加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火;邪毒内陷心肝,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3.疹后阴伤证

[证候]身热渐退,皮疹渐消,继则脱屑退皮,咽部赤烂,疼痛渐减,午后或有低热,唇口干燥。舌红有刺,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若口干、舌红少津明显者,加玄参、桔梗、芦根等,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之功。如大便干结者,可加知母、火麻仁清肠润燥。

经验方

1.凉血解毒汤

[药物组成]生石膏20克,知母9克,芦根25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9克,牛蒡子6克,焦栀子6克,绿豆衣10克。

[功效]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适应证]猩红热毒热炽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服。

2.化斑汤

[药物组成]人参3克,知母3克,石膏末12克,甘草1.5克,粳米5克。

[功效]清营泻热,解毒滋阴。

[适应证]猩红热后期余热未退,气阴已伤。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服。

3.解毒退热利咽经验方

[药物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牡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黄1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功效]清营泻热,解毒滋阴。

[适应证]猩红热邪侵犯肺卫,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服。

4.解毒汤

[药物组成]青黛6克,儿茶6克,鲜生地黄9克,连翘9克,生石膏12克,知母9克,黄芩6克,马勃6克,甘草3克,蒲公英9克。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猩红热邪在气营。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服。

5.青蓝饮

[药物组成]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

[功效]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适应证]猩红热邪侵肺卫,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服。

适宜技术

1.外洗法

方法一:紫草30克,野菊花30克,大黄30克,地榆30克,苦参50克,每日一剂,水煎,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适于病之初中期水疱明显。

方法二:郁金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30克,乳香15克,没药5克,威灵仙30克,水煎,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适于病之后期水疱已干敛结痂,但疼痛不减。

2.针灸疗法

方法一:针刺风池、天柱、合谷、曲池、少商、膈俞、血海、三阴交。每次选穴2~3个,用泻法,每日一次。适于发热咽痛。

方法二:取大椎、曲池、合谷、尺泽、委中为主穴,配以少商、太冲、阴陵泉。尺泽用毫针刺,不留针,委中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泻法,不留针,每日一次。适于热毒壅盛,高热不退。

3.推拿疗法

方法一: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清天河水、清心经、揉小天心、推四横纹、清板门。用于邪犯肺卫,病尚在表者。

方法二:清天河水、退六腑、分手阴阳、拿曲池、掐合谷、揉阳池、清板门。用于毒蕴营血者。

4.食疗法

萝卜青果煎:白萝卜125克,青果6克,白萝卜切片,青果捣碎,水煎服。

樱桃煎:樱桃核10克,水煎,加糖服;或取适量樱桃挤汁一杯,炖热服。

西瓜番茄汁:西瓜1500克,番茄1000克,用洁净纱布挤绞汁液,代茶随量饮用。

猜你喜欢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脸上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脾胃不好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