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2007年几种常用中药材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2007年几种常用中药材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中药材是祖国的瑰宝,特别是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中药材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养生、防病,成为科技时代的开发、利用的重点。基于以上原因,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中药材如:甘草、半夏、板蓝根、丹参、天南星、白术等市场前景作一下分析。供广大药农参考。

一、甘草

目前,野生甘草资源已面临灭绝,上市量锐减,造成全国性中药材市场缺货,货源紧张。国内出口量由于货源紧缺,现我国除定量的甘草液汁及濅膏外,对甘草商品采取配额管理出口量有所限制,近年出口量在6000吨左右。混等货价格已经涨到6-8元/公斤,并仍成上浮之势,一等品14-16元/公斤;二等品11-13元/公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甘草价格一路攀升还需要维持5年,发展甘草种植仍是致富良机。

甘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品种,除国内需求量外,还有相当的出口,因此市场潜力很巨大。专家预测,在今后几年中发展甘草种植仍是致富良机。

二、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草本植物。以块茎供药用。味辛,性温。具有健脾合胃,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浙江、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半夏是生产多种止咳化痰中药饮片、剂、露的主要原料。供需矛盾日益加大,商品现价为40-50元/公斤。价格一直坚挺,后市看好。现就全国产出的数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供需缺口实为罕见。其原因:(1)野生资源枯竭。(2)人工发展缓慢。(3)生产中成药的厂家为注重自己的品牌抛次货多的水半夏而改用旱半夏投料。半夏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喜隐蔽环境,阳光直射温度高时易发生倒苗,宜与果树高杆作物间作,块茎直播可连作。预计今后1-3年内半夏将继续紧缺,将成为中药材品种中的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

三、板蓝根

众所周知,板蓝根、大青叶是大路药材,2003年非典性肺炎发病快,流行范围广,为我国人民立下了汉马功劳,但近年来板蓝根种植一直处于低潮,其原因是:一是国家惠民政策的影响下,粮食直补。粮油、蔬菜价格不断上涨,纷份弃药种粮食蔬菜。二是非典过后药材价格回落。三是近几年天气不尽人意,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造成板蓝根大面积受灾,甚至绝产。近几年库存基本用空。专家预测,板蓝根的种植不可忽视,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是发展种植的良好时机。

板蓝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山地河滩都适宜,在栽培1-2年的果、林即可间作,抗旱力强,耐贫瘠,春夏两季都能种,特别是我国西部土壤气候适宜,又有传统和技术,以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为准则,发展板蓝根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四、丹参

丹参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丹参用途广,疗效高,全国需求量增长很快,有些年份供不应求。需求量迅速增加的原因,除人为的因素外,主要是科技开发使丹参的用途越来越多。科研发现丹参不仅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而且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病、脉管炎及神经性衰弱等多种疾病均有新的疗效。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丹参在临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丹参的身价倍增,用量翻番。由此可见:当前,在适宜地区选择无污染、无公害地块,选用优良品种,采取规范化的丹参栽培技术,生产绿色中高档丹参的效益还是不错的,市场的潜力还是相当大,同时效益也相当客观。

五、天南星

以球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主治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神经麻痺,小儿惊风,破伤风,子宫颈癌等症。专家认为天南星是多种中成药不可缺少的原料。

市场行情: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天南星的用量日趋上升,由于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人工栽培未形成规模,市场供不应求,市价一路攀升,现由原来的6-8元/公斤,升至现在的15-20元/公斤,近年由于种粮升温,种药积极性下挫,各地天南星种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供需矛盾加剧,天南星行情后市看好。

六、白术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供药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要药,为传统的补益佳品,在中药材处方中应用很广,为国家重要的大宗药材。

白术是一个短平块,经济效益显著的好项目。适宜浅山丘陵及平原地区发展。现市价近四年来价格一路高歌,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2008年只会上扬,不会疲软。

猜你喜欢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施仁潮运用丹溪痛风方经验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