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内皮素在DR中起重要作用

内皮素在DR中起重要作用

内皮素(ET)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比血管紧张素Ⅱ强10倍。血浆内皮素增加是血管受损的标志。在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等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内皮素释放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在微血管病变中视网膜病变发生较早。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浓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密切。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发生较早,平均在患病5年后发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状态下,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引起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细胞数目增多,内皮素浓度增高。内皮素参与了DR和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内皮素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ET-1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有ET-1的mRNA的表达。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微血管循环发生障碍,缺血缺氧加重,内皮损伤加重,ET-1释放增加。ET-1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视网膜血管的损伤。

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血浆内皮素的浓度逐渐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被激活,血栓素释放增加,毛细血管处于收缩和高凝状态。研究亦发现,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有损害,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与长期的高血糖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如微循环动力障碍、组织缺氧等有关。

DR的发病机制与微循环血管闭塞及漏出有关。前者又与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与增殖、局部缺氧和血小板聚积有关。这些变化均可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内皮素,并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高于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说明内皮素在DR中起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