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

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无数医药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门实践医学,有它自身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治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全面振兴,中医肿瘤学亦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肿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探讨与整理到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经方的收集与临床验证,从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复方的休内外试验,从中医单一治疗到中西医有机统一的复合治疗,等等,各个研究领域无不涉及。自20世纪50年代从植物药长春花中发现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长春碱以来,近40余年国内外对从植物中寻找新的抗癌成分的兴趣日益浓厚。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筛选抗肿瘤植物约3000种,盖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于1955年成立国立癌症化疗服务中心,投以巨资,每年从5~15个国家接受3500~4000种植物样品进行筛选,已发1283属2591种植物中有1583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从化疗药物研究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是烷化剂发展的鼎盛时期,而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是植物药、抗代谢药、抗生素类及铂类药物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中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植物药多达近百种。其中最常用的亦近20余种。其中紫杉醇、喜树碱衍生物及维生素甲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的证实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抗癌药物的三大发现。部分抗肿瘤植物的发现受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及经方、验方之启迪。因此,努力发掘传统医学治疗肿瘤的宝库将会有力推动植物、矿物、虫类中有效抗肿瘤成份的发现。

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发展原因并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它涉及物理、化学、生物、遗传、激素、营养、免疫等多种因素,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常细胞核基因的异常改变。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及七情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损是形成肿瘤的主要因素;气机不利、瘀血阻滞、湿痰凝聚、毒邪内聚、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气滞血瘀型、痰温凝聚型、热泪盈眶毒内结型、气血虚弱型或多种证型的复合则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证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扶正固本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四大基本法则。一般而言,与肿瘤相关的中医治疗大法主要有解毒驱邪、软坚散结、活血消瘀、化痰除湿、消食导滞、疏通经络、理气消胀、通腑泻热、利水消肿等治实之法,以及补益气血、养阴清热、温阳散寒、健脾益肺、和胃水中、补益肝肾等治虚之法。众多治法的合理选择必须建立在中医审证求因之基因上,只有在审因论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准确地遗方用药。

猜你喜欢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