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活血祛风 通络化痰 治面瘫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活血祛风 通络化痰 治面瘫

面神经炎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急性周围神经疾病。多由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而发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患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恢复期面肌痉挛。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之范畴,俗称之为“歪嘴风”、“口眼斜”等。

辨治方药

面神经炎属于中医“中风”之轻症,即中经络证。形成面瘫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既然发病,其病机主要表现为风痰阻络,根据中医学“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原理,治疗当以活血祛风为主要原则,故笔者自拟“桃红牵正饮”作为临床辨证加减治疗面瘫的主方,疗效较为可靠。

基本方药:生地15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防风、白芷各10克,白僵蚕12克,红花、全蝎、白附子、蝉蜕各6克。

方解:桃红牵正饮由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味组成,方中用桃红四物汤以养血、活血、通络,为治本之主药;配牵正散(僵蚕、白附子、全蝎)以祛风痰、止痉挛、治面瘫,为治标之辅药;加防风发散风邪、疏散头目滞气,白芷善走头面而以祛风、通络、散湿、消肿见长,蝉蜕祛风止痉,共为佐使。全方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痉之功,为善治面瘫之效方。

临床辨证加减:初起见有风热表证者,选加柴胡、黄芩、连翘等;风寒证重者,去蝉蜕、生地,选加麻黄、桂枝、细辛;面肌痉挛剧者,加蜈蚣;头痛明显者,选加羌活、白蒺藜,甚则再加蜈蚣;胸腹胀痛,或嗳气者,加柴胡、枳壳;大便秘结者,选加全栝楼、大黄;血压高者,去白芷,选加钩藤(后下)、夏枯草、白蒺藜等。

验案举隅

张某,女,38岁,理发师,2008年8月4日初诊。近因工作繁忙,天气炎热,整夜睡觉都开着空调,身体总是感到很疲乏。于5天前晨起时,突然感到左侧面部发木,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并发现左口角下垂,口眼向右侧歪斜,当天上午即去某大医院诊治,诊断为“面神经炎”,经用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数天,未见改善而来求治。刻诊:除上证外,尚有怕冷风、左侧头痛、肩颈发僵、胁腹胀、嗳气等症,二便及月经尚可,舌苔薄白,脉弦细。予桃红牵正饮去蝉蜕、白芷,加羌活、柴胡、枳壳、蜈蚣,服5剂后,诸证显著减轻,续予上方加减服10剂后,基本痊愈。

链接 预防与调护

平时注意饮食平衡、劳逸有度、情绪稳定,讲究卫生,以增强体质。

夏天要避免大汗后急剧吹冷风;室内空调不要开得过低,要经常开窗以保持空气新鲜;睡觉时室内温度要调节适度,避免风扇或空调对着人体一侧头面不间断地久吹。

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寒风持久吹袭和感冒。

注意观察面瘫的症状与体征,进行面瘫侧角膜护理。

患者焦虑不安者,予以精神安慰,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可配合针灸治疗及面部自我按摩和局部热敷,但不要操之过急、治之过频;针灸治疗以隔日或隔2日一次为度,以给机体有调整、康复的时间。

猜你喜欢

  • 健脾除湿两味药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颈肩酸痛该怎么治疗?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钙化严重不严重,需不需要治疗?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鼻炎的症状,怎么治疗有效?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