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化痰散结话“浙贝”

化痰散结话“浙贝”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贤惠美丽的女子结婚后与丈夫相亲相爱,但美中不足的是她一直没有生育,婆婆认为她“命硬”,逼着她与丈夫离婚,一天,她正在暗暗垂泪,正巧有个郎中(医生)走过,得知此情,就给她搭脉,并告诉他丈夫说:“你妻子不会生孩子,并非她命硬,而是体内有痰结之故,我现在教你认一种草药,只要每天煎汤服,保证三个月后怀个胖娃娃”。第二天,其夫就按照吩咐,每天上山挖取那种草药的地下鳞茎,煎汤给妻子服用,一连服了三个月,妻子果然怀了孕,一年后生了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全家都高兴极了,人们也都纷纷打听那种草药的名称,因为这种药帮助母亲生了宝贝儿子,所以就叫它“贝母”。

贝母分浙贝母、川贝母两种,浙贝母较川贝母个头大,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的地下鳞茎。5~6月采集,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二片,呈元宝状,即元宝贝,小者即珠贝。分别置于擦(撞)笼内除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即可备作药用。

浙贝母含有多种生物碱,其性味录?、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咳嗽(感冒),肺痈(肺炎)喉痹(咽喉炎),瘰疬(颈淋巴结核)及疮疡肿毒等病症。一般用量3~10克,可煎汤,或入散剂、丸剂,外用时研末撒或调敷。下面介绍几首经验方:

1.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2.疮疡肿毒:浙贝母、连翘各9克,金银花18克,蒲公英24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3.咽喉炎:浙贝母9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4.颈淋巴结核:浙贝母、海藻、昆布各50克,紫背天葵10克,海螵蛸25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取10克,饭后温开水送服。

猜你喜欢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