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本病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皮肤病。其特征为单侧性沿着被侵犯的脑神经或脊神经分布区,呈带形的多片红斑基础上成簇疱诊,并伴有发热和神经痛,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有病程自限性,一般为2周。当儿童初次感染此种DNA病毒,可发水痘,或者不发病而成为隐性感染。病毒潜伏在脑或脊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如感冒、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放疗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后,均可诱发带状疱疹,年迈老人患病往往可有严重的疱疹后神经痛,在疱疹消退以后半年或更长仍持续神经痛者并非罕见。当三叉神经(第五脑神经)眼分支受累,可累及角膜,影响视力;侵犯面神经(第七脑神经)和听神经(第八脑神经)可导致面瘫和听觉症状;在骶部(S3神经元)可致神经性膀胱,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溺留,但可康复。有时临床表现为出血性和坏疽性,后者愈后常遗留疤痕,双侧性分布和复发均属罕见。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应用止痛、维生素药物和防止继发感染。近年亦有外用抗病毒药物如阿赛洛维和酞丁胺制剂者。局部照射紫外线和低功率激光、音频电疗均证明有效。但疗程长,容易留下后遗症。

带状疱疹在中医文献中,由于其灼痛钻心、皮肤红斑、群集水疱而列入“丹门”; 又因其好发于胸胁及腰部,故名为“缠腰火丹”。皮疹分布形如蛇,又称“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等。本病的发生,《外科正宗》认为“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发于肌肤”。可因神经内伤以致肝胆火盛,另因肺湿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疼痛原因是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于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或者说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于外,气血瘀阻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遂起水疱,气血阻于经络,则现疼痛。

[临床疗效]临床治疗2930例,均痊愈。急性期最长7天可治愈;慢性期后遗症平均15天治愈。

猜你喜欢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