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益气活血 疏经通络 治心脑供血不足

益气活血 疏经通络 治心脑供血不足

心脑供血不足即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指体内血脂及黏稠度过高,而使冠状动脉、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的弹性减弱、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导致心肌和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病变,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怔忡、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可致心、脑血管梗死等。属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中医虽无此病名,却隶属于胸痹、心悸、眩晕、头痛、肢麻、中风等范畴,认为其发生部位虽在心、脑,病因病机与心、脾、肾的亏损,加之过食膏粱厚味,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寒邪侵袭有关,临床常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证候。对于此病,笔者体会:虽然两者在临床多数同时并存,但应分清孰轻孰重,采用辨证论治方法,从“心脑同调”入手,以益气活血、疏经通络为主,常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1.胸阳不振:由于心阳不足,气机阻滞,行血不畅而致。症见胸痛心悸,面色苍白,身寒肢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便溏,脉象沉细无力,舌质胖淡苔薄白。

治法 温阳行气,养心安神。

方药 生脉通络汤加减:太子参、麦冬、瓜蒌各15克,五味子、薤白、桂枝、郁金、元胡、茯神、生龙骨各10克,三七、甘草各6克,水煎服。

2.痰瘀阻络:由于脾失运化,化生痰浊,脉络瘀滞而致。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闷,渴不欲饮,恶心痰多,纳食减少,脉象弦细而涩,舌质紫暗苔白腻。

治法 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药 二陈化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枳壳各12克,丹参、川芎、白术各15克,红景天、石菖蒲、胆南星、远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3.气虚血瘀:由于脾胃虚弱,运气无力,血脉瘀滞而致。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象缓细无力,舌质淡红苔白。

治法 补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丹参、伸筋草、豨莶草各15克,桃仁、红花、地龙、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4.肝风内动:由于脾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妄动而致。症见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口干耳鸣,少寐多梦,大便干结,重则半身不遂,脉象弦细而数,舌质红苔黄燥。

治法 滋养肾阴,清肝熄风。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2克,桑寄生、石决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龙胆草、山栀、生白芍各10克,僵蚕、甘草各6克,水煎服。

总之对于本病,只要抓住要点,辨证准确,组方无误,用药恰当,加之患者密切配合,均可达到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之目的。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猜你喜欢

  • 手掉皮是什么原因?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怎么吃效果好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

  • 生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白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又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一般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痰饮水肿。而炒白术偏于补

  • 山楂丸吃多了有副作用吗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

  • 肚子胀气,老放屁是什么原因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