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荨麻疹分型辨治

荨麻疹分型辨治

张正杰 李郑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医大师李振华传承工作室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近年来由于空调的普及,夏季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临床以皮肤突然出现扁平丘疹,剧痒,发无定处,时起时消,愈抓愈痒,消退后不留痕迹为主症。西药用抗组胺、激素类药物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停药则易复发,常多年不愈。

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风疹”范畴,《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瘾疹。”本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历代各家的认识不同,总之与先天体质、饮食、情绪、外感等等有关。笔者侍诊国医大师李振华多年,现将其治疗荨麻疹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李振华认为荨麻疹的发病与个体的易感有关,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素体脾虚,或肠胃湿热,湿留皮肤,复感风邪。湿与风结合,风的特点善行而数变,所以发病突然。感受风寒还是风热,从疹块的色泽以及伴随的症状不难鉴别。治疗时湿是关键,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病多缠绵难愈,导致气血瘀滞,所以治疗时应加活血的当归、川芎、赤芍。慢性荨麻疹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而发病。外邪侵袭首先侵犯皮毛,久病则致肺气虚,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脾主肌肉,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水湿运化失常,湿邪停滞,导致荨麻疹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总之,治疗本病要处理好祛湿、活血、祛风的治疗方法。

分型论治

外感风寒 症见皮肤突然出现瘙痒,很快发生疹块,愈抓愈痒,全身泛发粉白色或苍白色风团样扁平丘疹,遇风遇冷加剧,得暖可缓解。舌苔薄白或微腻,脉象濡缓。治宜活血祛风,燥湿透表。方用李老自拟解表消疹汤: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羌活10克,荆芥8克,防风6克,地肤子15克,苍术10克,白鲜皮12克,甘草6克。

外感风热 症见全身或暴露的部位出现风团样扁平丘疹,稍高于皮肤,疹块色红,剧痒,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治宜活血祛风,清热祛湿。方用李老自拟透表消疹汤: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荆芥8克,薄荷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地骨皮15克,浮萍24克,菊花12克,甘草3克。

肠胃湿热 症见除皮肤突然出现疹块瘙痒,时起时消等症状外,发作时还伴有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腹痛,大便干或溏泄,甚至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舌苔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治宜活血祛风,健脾燥湿。方用燥湿消疹汤: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荆芥8克,防风8克,地肤子15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大便溏泄者加炒薏苡仁30克,泽泻12克。

气血虚弱 症见全身反复出现淡红色风团,多年不愈,遇风、遇冷即发,或在劳累后发作。同时伴有全身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细弱。治宜补气健脾,活血祛风。方用补气消疹汤: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防风4克,地肤子15,甘草3克。

猜你喜欢

  • 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

    银耳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觉得是一种食材而已,但其实银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

  • 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哪些效果

    艾条是我们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以熏艾和艾灸两种方式为主。艾条的作用主要是温筋通络,对于一些风湿关节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的功效根据其质量会有所差异,越是放置时间长的艾条渗透能力越强,其治病效果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肉桂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树皮,它的气味是浓烈的香气,所以它可以作为调料出现在食物当中,除此之外,它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中医上面说,肉桂可以补温肾阳,还可以填精补血,同时对于一些人体内因为阴盛阳

  • 艾灸烫伤起泡怎么处理?

    很多人对你艾灸的具体功效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以为艾灸不会导致任何副作用。这种想法不正确,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说可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导致皮肤化脓。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严重,则需要重视起来了。

  • 韩信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韩信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材。韩信草的模样也是极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药材那样模样一般,很难辨别出来。很多的中医都非常喜欢用韩信草来调配一些药物,让人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了这么多,大家有的还不知道韩信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