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琐谈通假字

琐谈通假字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阅读古医籍首先要识字。识字,破通假最重要,也最难。故学者均认为,不能破通假无法读古书。其中最难,又以必须懂得上古音知识为条件,即朱俊声所言“不明古音者,不足认识假借”。

各种古汉语教材均有介绍通假字的章节,但侧重点不尽相同,需全面学习才能系统掌握。

从用字的角度看,通假字和假借字往往被书中统称为假借字,其实两者有区别。前者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不用,却临时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所代替的语言现象。如《扁鹊传》中“能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早”是正字,在此句中却搁置不用,反而临时借用同音字“蚤”来代替,但正字的“早”并未废用。如出现本字与借字之间古今发音有别时,则按“声随义转”之原则,读字义之音,这就是通假字发音之原则。如“因唏嘘服臆”句,服,通“愊”。其义为“愊臆”,故“服”读【bì】,而不读【fú】。此处改音,是指当作通假字用临时的读音,而不能形成固定的正式字音。

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是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加以标记。如新、旧、难、易、之、而、其、焉等字,这些字所标记的常用意义,没有本字”。它是一种文字现象,上述所举例字,都已失去所造字时的本义,而变成现在通行认识的意义。

如“新”字本义“取木”,而现通行意义是“新鲜”,“新的”意思;“难”字本义“鸟名”,而现通行意义是“困难”;“之”字本义“上出”,而现通行意义是虚词;“而”字本义“胡须”,而现通行意义是虚词。

这些字就是《说文解字》之“六书”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训诂学》认为“这类假借的特点是:词有本字而不用,借用别的字,久借不归,代替了本字的地位。”在长期使用中,其含义已经固定,社会公认借用字是正字,因此,文字学家认为这类字是假借字,而训诂学家则不认为它是假借字。

通假字中较难掌握的是音近而互相通用的情况,什么才算音近?古人用“通转”方法来加以解释,清末吴承志在《古书假借举例》一书中归纳总结音近而本字与假借字之间字形变化的三种情况:“假借之例,以音为主,有以音近而省其文者;有以音近而增其文者;有以音近而异其文者。”这里的“文”是笔画的意思。凡读古籍不通就用通假字代替是不可取的,必须有佐证方可认为通假关系成立。

通假字在先秦两汉时最为通行,唐宋时在文学上曾掀起一股复古之风,文章中大量使用通假字,以后则主要沿用前代的通假字。旧时某些文人以写通假字为荣,把它作为显示自己通古或有学问的一种手段,却给后人阅读带来不便,是应该抛弃的一种陋习。

但通假字毕竟是古籍文献中大量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甚至是障碍,需要学中医者正视,学会破解之法。因为这是一项阅读古医籍的基本功,也与做“大医”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 预防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危险现代人的健康。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因为过敏性鼻炎目前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妨了解一下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日常生活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可以说导致过敏性鼻炎与日常的

  • 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是什么?

    平时的时候我们有好多的朋友会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大部分的原因是出现了气血虚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一般的朋友会选择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这也是好多朋友常用到的方法,不过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的,那么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有

  • 手上长老年斑怎么回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长老年斑也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但是虽然受老年斑会出现在老人的身上,但是有的人只有四十几岁就开始长老年斑了,而有的人到60几岁才开始长老年斑,所以说不妨了解一下,手上长老年斑怎么回事?只有

  • 贫血的人吃什么药?

    对于现代人来说,贫血往往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因此如果出现贫血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贫血更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出现贫血的人都会问到底贫血的人吃什

  • 煎中药的时候是不是要盖盖子?

    现在很多人生病了都采用喝中药的方法来根治疾病,随着中药的流行,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煮中药的罐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些罐子没有盖子而有些罐子有盖子,对于这样的现象商家给出的说法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对煎中药应不应该盖盖子有所争议,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