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绞股蓝栽培技术

绞股蓝栽培技术

绞股蓝被人们称为未来的人参代用品,是一种名贵稀罕的中药材。因而被列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中开发的名贵中药材项目的首位。绞股蓝原料的研制,国内一些省份已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浙江省生产的保健养身,“南方人参”——“绞股蓝茶”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陕西和四川两省通力合作,研制了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可乐型饮料——“古兰可乐”。还有不少单位把绞股蓝制成各类制剂以及其它保健食品。绞股蓝若要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必须在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进行工人栽培。

选地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均可。日晒多的山地或大田种植时,中间要套种能起挡阳作用的植物,可进行粮药、果药、林药间套种,以达到药粮林三丰收。

种子繁殖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实,干后去果皮,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浸泡后的种子用草木灰适量拌匀,采用条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盖Icm厚,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出后揭去盖草,拨除杂草,并搭架遮阴50%左右。幼苗长出了3—5片真叶,苗高5~lOcm时,便可进行移栽。

枝条繁殖绞股蓝亦可采用枝条扦插或根状茎繁殖。扦插时除去病蔓,选择健壮的枝蔓,剪截有3节的插穗,上节留叶,中下节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状茎繁殖是将根状截成3~5cm长段,插入土中盖土压实。其它要求与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管理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宽1.3cm,长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开通排水沟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与旱田的行距均为0.6m,株距0.3m,每亩密度为3000株左右,亩施入1000~2000kg有机肥和20kg过磷酸钙作底肥。下栽时间一般为4~9月底,盛夏需遮荫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与株之间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结合进行,栽下2个月内将杂草铲除后抖净泥块仍放药根土表周围。

病害防治绞股蓝抗病性较强,但雨期易发生猝倒病。防冶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倍浇灌病区;在播种或扦插前用lkg敌克松或用2-3%硫酸亚铁,每亩50~70kg,进行土壤消毒。二是拨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围撒上石灰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得使用农药。

收获加工一般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割后应留地上茎15cm左右,以利再生长;第2次在11月下旬,在齐地割取。收割的鲜草,除掉杂质,及时晾晒,防止霉烂,然后扎成捆,放干燥处贮存。

加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是:采绞股蓝新鲜的全草,洗净、搅拌、压榨、分离、过滤,再将不含叶绿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冻干燥法或瞬间干燥法得到绞股蓝原汁干粉,这种干粉各种成分损失较少,有益健康,且转运方便。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