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内经》中的草木鸟兽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

侯如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所

两千年前,孔子教导学生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清代刘宝楠对此解释道:“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打开中医奠基之作《内经》,会为几千年前的医学成就所惊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竟宛若一部博物学全书。

《内经》涉及的草木鸟兽名称近百种,按照《本草纲目》16部分类方法,囊括了动物6部及植物5部下的所有类别。说明早在《内经》时期,古人已对鸟兽草木之学颇为关注。草木鸟兽在《内经》中反复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日常生活之用

《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提及的五谷、五菜、五果均为日常食用之物,五畜则为家庭饲养的普通动物。“藿”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藿为豆叶,《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其中的“藜藿之羹”是用藜和豆叶煮成的无味之羹,本为平民之菜,但从唐尧开始直到虞舜、夏禹三帝,为了体现与民同食,曾延续食用了很长时间。别小看区区藜藿之羹,每遇灾荒岁月,往往有活命之功。而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足,藜藿也被认为是粗劣饭菜而远离了人们的餐桌。再如榆树,《内经》中并未作为药物应用,榆树的嫩叶可以吃,树皮磨粉可以充饥,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谓“榆……品种甚多……北方食之”。人们在食用过程中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本经》就认为它的枝叶及果实“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

疗病所用之药

《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此方中的雀卵,即麻雀蛋;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藘茹即今之茜草。《灵枢·痈疽第八十一》“剉蓤 草根各一升”中的“蓤”,考《康熙字典》“蓤”条,有“‘蓤’同‘蔆’”,即“菱”,为菱科一年水生草本植物。菱有多种,陆佃《诗疏》:“《武陵记》‘四角曰芰,两角曰蔆’。”蔆的果实称菱角,《别录》载其“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脏”,生食可以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熟食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此外,菱角磨粉也是一种美容佳品,如《唐本草》中就记载有“芰,作粉极白润宜人”。《康熙字典》“”条认为“‘’同‘翘’”,即连翘。关于连翘的得名,《玉篇》解为“连翘,草也,一名旱莲子,太山山谷间甚多。其子折之,片片相比如翘,以此得之”。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用于形容临床病状和生理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形象地说明了水肿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用“鹜溏”形容脾虚不运所致的便下如鸭粪,稀软杂水的病证。《素问·五脏生成》更是以“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来喻五脏生气之色,真切形象。

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和学习草木鸟兽的知识,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初级阶段。草木鸟兽之于人类,是自然赐予我们的朋友。只有热爱自然,懂得自然的语言,熟悉自然的名称,心与自然同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内经》的旨意趣味。

猜你喜欢

  • 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哪些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

  • 孩子身高矮怎么办

    俗话说这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耗能加强,尤其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讲,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我们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创造了黄金条件。因此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生长的这个黄金

  •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从我们的描述症状来看是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并且这个时间比较长,我们中医辩证呢,就可以归为血虚加血淤还有气虚的症状,我们治疗就用针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点补气活血化瘀的这些中药进行调理。

  • 特禀质的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就是过敏一族,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比如特禀质在面对灰尘啊,花粉啊,还有对我们这个家里养小宠物啊,吃的这个鱼虾螃蟹之类的过敏,这个类人特禀质比较多见,并且比较困扰生活,这个过敏体质与我们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 气郁质总体特征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