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要护眼,小心“红眼病”防病

夏季要护眼,小心“红眼病”防病

大洋网讯 夏日天气炎热湿润,细菌繁殖旺盛,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旺季”,红眼病就是其中一活跃分子。车站、戏院、学校、公司及游泳场等公共场所都是红眼病肆虐的地方。

陈先生是一名电脑技术人员,前两天,他像平时一样刚到公司上班,就被公司的保健医生拦住,说他得了“红眼病”,要他回家休息。但第二天他妻子、女儿同时被感染。女儿的幼儿院没过两天也有好几个小朋友先后“中招”。因他在公司接触的电脑较多,公司的同事不懂得预防,也先后有好几人得病。实际上,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即便近距离接触红眼病人,也未必会被感染。譬如长期被红眼病病人包围的眼科医生一般都安然无恙,原因就是预防措施足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王幼生教授说,洗手是切断红眼病传染最重要的防护措施。眼科医生们每天接触那么多红眼病病人,保护自己的有效措施就是洗手。每看完一个病人,专家们都会洗手,防止造成病人之间相互传染,在下班时,医生也会很仔细地将手洗净,回到家往往再洗一次手。

王幼生教授提醒说,家中有红眼病病人的,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患病者的用具最好能在热水中浸泡15分钟或放在烈日下暴晒以彻底消毒。总之,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使接触眼睛的物品不要受到的红眼病的“侵蚀”。在做好些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注意减少海鲜、烧烤、酒类等湿热饮食,适当喝点清热解毒的凉茶。

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拭擦眼睛前一定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出街回来,一定要洗手,如家中有红眼病人,则配备一些医用酒精则好。病人少到公共场合,不要到游泳池游泳,以免加重病情。

市民们如要游泳,前后最好能滴一两滴新霉素等抗菌、抗病毒眼药水,可有效预防红眼病。小验方

防治“红眼病”方

附:下面的红眼病方既可用来内服,也可用来熏洗眼睛,预防和治疗均可。

银花10~15g 连翘12~15g 桑叶10~15g 夏枯草10~15g 野菊花10~15g 甘草5g(注:一个人一次的用量)

专家认为,红眼病虽然不会影响视力,但由于患病期间有时可并发卡他性边缘角膜浸润或溃疡,治疗不当还会导致慢性结膜炎,故不可掉以轻心。

猜你喜欢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