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戒掉网瘾为何难?

戒掉网瘾为何难?

据民盟北京市委去年做的一份“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调查显示,北京市有22万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其中初中生网络成瘾者的比例达11.8%,高中生达15.97%。按比例计算,北京90多万中学生中,有13万人上网成瘾。

孩子“网瘾”难戒,让许多家长头疼,这是为什么呢?

北京回龙观医院前院长、著名精神病学专家吉中孚教授说,网瘾也像毒瘾。人体内有一个“奖励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叫“多巴胺”,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毒品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提高人体“多巴胺”的分泌,破坏人体平衡系统。网络也是通过消耗“多巴胺”,扰乱平衡系统,造成网迷不断寻找提高体内“多巴胺”的成分,以至成瘾,形成迷恋网络的现象。

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复杂,临床上,对于网络依赖严重者,需要采用生物(医学)治疗。什么叫“成瘾”?就是成瘾者对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精神科医生对那些具有与成瘾行为相似的表现,也称为“成瘾”。上网者,每当上网时,就产生愉悦的心理快感,因此反复追求上网,上网时间越来越长,越渴求这种身心愉悦感觉。这种渴求与任何成瘾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针对那些对网瘾有严重依赖症的人,需要住院治疗,直接戒断。但是,突然停止上网,成瘾者比较痛苦,会出现戒断症状:失眠、多梦、呕吐、烦躁、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没有食欲,就像酒精或毒品依赖症者,突然戒断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一样,这是戒断后出现的正常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来控制。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蔺桂瑞教授认为,网瘾也是心理病理行为,对网络依赖较轻者,可以采用心理行为矫正治疗,即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治疗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手段。国外有一个电视节目《心理医生》,节目中医生给一位对猫有恐惧症的女士,采用心理“系统脱敏”治疗:这位女士开始连“猫”字都不能说,医生就让她把猫称为“J”,让她逐渐地发“猫”字的音,然后让她看图片上的猫,让她触摸一只可爱的玩具猫,再让她观察远距离的一只真猫,逐渐缩短与真猫的距离,最后直接让她用手抚摸一只真猫,在不知不觉中治好了该女士的恐猫症。对上网成瘾的孩子,也可以采用这种脱敏治疗方式,逐渐减少上网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孩子每天上网4个小时,家长开始采用心理脱敏治疗时的第一周,让孩子每天减少1个小时的上网时间,然后再逐渐地减少他上网的时间,最终可以达到与网络脱离的目的。

蔺教授认为,心理干预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当他觉得你不是在教训他,而是在帮助他如何实现理想时,他就会信赖你,就会考虑你给他的建议,这样他才有可能觉悟,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猜你喜欢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