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痈病

痈病

痈是多个相临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痈的临床表现,初起时患处起一硬块,上有一小脓头,肿块渐增大,表面脓头增多,局部发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寒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后创面渐渐坏死、腐烂,形如蜂窝状,此时高热口渴,便秘溲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最后脓液渐畅泄,腐肉脱落,坏死组织脱尽,疮口渐愈。整个病程一个月左右。若病人体质虚弱或糖尿病病人患痈,局部与全身症状都严重,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中医学称“内陷”),此时可见疮形平塌散漫,疮色发暗,坏死组织难脱落,脓水清稀色带灰绿,同时出现气息气促、神昏谵语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痈的发身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延到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肪柱,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

对痈的治疗主要采取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选用磺胺类和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有糖尿病者必须控制糖尿病,适当给予胰岛素及控制饮食治疗。局部治疗外敷消炎止疼膏等,若肿势大,坏死组织多,脓液排出困难,应作“+”字或“++”字形切开排脓,疮口内填纱条引流。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有头疽”范畴。发生在颈项部称谓“脑疽”,发于背部称谓“发背疽”、“搭手”。中医认为外因感受风邪、湿热之毒,以致气血凝滞,邪毒聚于肌肉之内而成本病;或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因劳伤精气,火邪炽盛;或因过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等导致脏腑蕴毒,凝聚肌表,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所致。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00例,均获临床治愈。最短20天,最长65天。

猜你喜欢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