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周汝昌:情系红学说养生(03-02期)

周汝昌:情系红学说养生(03-02期)

采访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让我终生难忘。

这位85岁的红学大师耳朵已经失聪,眼睛也近乎失明。我不知用什么方法和他交流,好在先生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采访对象,他让我坐在沙发上,自己顺手拉了只小椅子,面对面坐下来,膝盖刚好顶住我的膝盖。他说:“你可以在我耳边嚷嚷,我基本上能听到。”这哪里是采访,分明就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促膝谈心。

“您从1974年开始眼睛就不行了,耳朵也听不见了,可谓人生之大不幸,是什么原因使您把文化研究工作坚持到今日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看来不见不闻乃是抵御声色的要招。怎奈耳目虽可掩住,还有一颗心呀!心还不肯闲着,又要听又要看的。我希望多活几年,我不是贪生怕死。像我这样年纪的人积累一些学识很艰苦,刚积累了一些东西,人刚成熟,理解认识刚开始深刻了,可是已到了快结束生命的时候,这是人类的不幸,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很健康,对于死我还没有想过,至少还没来得及提到日程上去想。人的生命不是到他身体死亡为止,用另外一个方式还可以延续,还可以作贡献,因为他死后思想还存在,他还有弟子、子女作为他的继承人,他还有著作存于世。”

周老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学者,他酷爱京剧、曲艺、民族乐器,最爱听的是反二簧,还粉墨登过场,在《春秋配》、《虹霓关》、《三堂会审》中扮演过小生。他吹拉弹唱样样喜好,尤其喜欢吹萧,兴致所至时洞箫一曲,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会为他带来许多欢乐和一天的好心情。周老还喜爱民间工艺,无论是泥捏的,纸糊的。他喜爱石头,尤爱玉石,这大概与其喜爱《石头记》不无关系吧!

谈到养生,周老说,《红楼梦》中的贾府,饮食档次、营养档次自然是不低的。不仅在“吃”上不含糊,在“喝”上也颇考究的。遗憾的是,贾府的人并没有因为在饮食上的“高层次”、“高消费”而将身体弄得很健康,反倒是大病、小病常得,有的人“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吃的饭没有吃的药多”。此外,年纪轻轻就死了的也不少。看来,吃、喝是一门综合学问,单是讲求“贵”、“奢”是不行的。不参加任何体力活动,胃口很差,在多么精美的食物面前也没有食欲,这是贾府人普遍性的苦恼。贾母是《红楼梦》一书中著名的老寿星,她喜欢散步,认为散步能“疏散疏散筋骨”;她还喜欢热闹,每逢过节日,便和儿孙媳妇们在大观园内走动、玩乐。其次,贾母是个性格豁达的人,贾母对饮食调节、寒温调摄也很注意,她爱吃甜烂之物,吃东西是“少而精”。贾母的养生之道可以用清代名医程钟龄的“保生四要”来概括:“一曰节食;二曰慎风寒;三曰惜精神;四曰戒嗔怒。”

生活中,周老每天坚持在楼下小区那绿荫中遛弯(但是因目力不及,需要有人搀扶),天气不好时则在家中扶着书案行走,或利用家中的健身器材锻炼一番。周老有晚睡晚起的习惯,那是因为常年夜间工作养成的。

满头银发的周老,仍在学术论坛上辛勤地耕耘。“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他正是遵循这一精神而勇往直前,精进不懈地工作着。

猜你喜欢

  •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望诊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发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气神好的表现。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滞,眼睛浑浊。所以有句话叫做,藏于内者曰精,发于外者曰神。就是说精保养得好,就好像我们平时不着急,不发怒,不乱

  • 疑心病需要心理疏导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

  • 合理的健康饮食很重要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要多晒背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