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

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阳微”是说明阳气虚少。阳虚是因,阴盛是果。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又在《心痛候》中说:“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虞天民《医学正传》亦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血因邪涩而痛者,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巢氏病源》亦说:“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致病的原因为风寒痰饮,乘心之经络,“支交”不通而痛。《灵枢·经络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是动则病心痛。”又在《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心脉……微急则心痛引背。”这些都说明了经脉病变,尤其是营养心脏之经脉发生瘀滞不通时,则出现心绞痛。因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心脏与营养心脏之经脉的疾病。与西医的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相一致。

猜你喜欢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