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麝香的药用

麝香的药用

麝香性味辛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对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难产死胎、心腹暴痛、咽喉肿病、跌打伤痛、痹痛麻木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麝香在治疗肝病、癌症和心肌梗死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由于麝香的疗效迅速,是目前临床上惟一可用作急救药的中药。以麝香为原料的著名中成药很多,如安宫牛黄丸、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片仔癀、云南白药、麝香止痛膏等,都是我国名牌中成药,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药品种。麝香又是名贵的香料。在其化学成分中有一种麝香酮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定香性。因此,在日用化学工业中常作高级香水、香皂、香粉及糖果烟酒的定香剂

【药用】本品为鹿科动物麝香囊中的分泌物。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心,脾经。

【功效】开窍回苏,活血散结,催产下胎。

【临床应用】1.用于邪蒙心窍、神志昏迷。

麝香有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之功,开窍力强,适用于邪蒙心窍、神识昏迷等症。如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厥、中恶等卒然昏迷等症,常与冰片、牛黄等品配伍,可加强辛散走窜、开窍回苏的作用。

2.用于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经闭,症瘕及痹痛等症。

本品能开通经络,有活血散结之功,与解毒、消肿的药物如雄黄、蟾酥等配伍,可用治痈疽疮疡;与活血行瘀的药物如赤芍、丹参、乳香、没药等配伍,又可用治经闭、症瘕及痹通等症。

3.用于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等症。

麝香辛香走窜、活血袪瘀,故能用于胎死腹中、胞衣不下等症,又可用以催生,常与肉桂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每次一厘至五厘。本品气味芳香,内服只宜配入丸、散剂,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按语】1.麝香气味芳香,善于走窜,具有很好的开窍通痹的性能,是一味治疗神志昏迷的要药,许多具有开窍作用的成方都具有本品。本品虽属温性,但配合清热药,就成为凉开宣窍的方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类;配合袪寒药,就成为温开宣窍的方剂,如苏合香丸。现在了解,本品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及心脏的作用,故常用以作为急救药品,治疗各种热病神昏、中风神昏等病症;此外,对蛇毒咬伤也有治疗作用。

2.由于本品又能开通经络痈闭,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所以还可适用于痈疽肿毒及跌扑瘀痛等症,不论内服或外用,都有疗效。

3.麝香活血通经,已成为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故孕妇忌用,以防止流产。

【方剂举例】至宝丹(《和剂局方》):麝香、尤脑香、安息香、牛黄、犀角、朱砂、雄黄、玳瑁、琥珀、金箔、银箔。治中风卒倒,中恶气绝,神昏谵语,痰迷心窍,小儿惊痫等症。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