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技术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技术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的炎症性病症。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的右肩,故又称“五十肩”,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本病属于中医学“肩痹”、“冻结肩”、“漏肩风”的范畴。

常规治疗

1.理筋手法

患者端坐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术者先运用滚法、揉法、拿捏法作用于肩前、肩后和肩外侧,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对握三角肌束,做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拨法,再拨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以充分放松肌肉。

然后术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患手,做牵拉、抖动和旋转活动。

最后帮助患肢作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解除肌腱粘连,帮助功能恢复。手法治疗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要注意用力适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药物治疗

内服药:

(1)气血虚型:治宜调补气血、舒筋活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2克,桂枝12克,芍药12克,生姜3片,大枣7枚)加减。

(2)风寒湿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用蠲痹汤(羌活6克,姜黄6克,当归12克,赤芍9克,黄芪12克,防风6克,生姜5片,炙甘草3克)加减。

(3)瘀滞型:治宜化瘀通络、蠲痹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秦艽9克,羌活9克,川芎9克,桃仁6克,红花6克,没药9克,五灵脂9克,香附9克,牛膝9克,地龙9克,当归15克,甘草3克)加减。

外用药:

急性期疼痛、触痛敏感,肩关节活动障碍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热敷熏洗或寒痛乐热熨,外贴伤湿止痛膏等。

3.物理疗法

可采用超短波、磁疗、蜡疗、光疗、热疗等,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对老年患者,不可长期电疗,以防软组织弹性更加减低,反而有碍恢复。

4.针灸治疗

(1)气血虚型:取肩髃、肩髎、手三里、足三里等穴,均用补法。

(2)风寒湿型;取肩髃、肩髎、巨骨、合谷、曲池等穴,均用泻法。

(3)瘀滞型:取肩髃、肩髎、肩外、脯俞、阿是穴等,均用泻法。

5.封闭疗法

可用2%利多卡因配泼尼松龙各1.5毫升痛点封闭。每周一次,2~3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1.“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治疗方法

(1)肩痛穴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分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或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3)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一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以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4)治疗时间及疗程:发病两周以内者,每日针一次,14次为一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一次,21次为一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一次,28次为一疗程。

(5)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偏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本法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宜于广大农村。

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1)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功能锻炼。

(2)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按摩、针刀、局封等。

(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患者,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交叉针刺膝痛穴缓解。

2.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治疗方法

(1)使用器械:LH202H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北京医科大学研制。

(2)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先对其进行痛阈及肩关节活动功能水平测定并记录。

(3)取穴:肩周炎患侧穴位:肩前与肩,外关与合谷。

(4)操作: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肩部二穴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度10±2mA。隔日治疗。

本法无创伤,可避免感染或疾病的传播,易操作,经济。

3.禁忌

(1)年龄在65岁以上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对电刺激过度敏感者。

(2)合并肩部骨折未愈合者;长期服用(接受)其他药物(治法)以及采取综合治疗者。

(3)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猜你喜欢

  • 扎针灸痛不痛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间多久为宜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先拔罐还是先洗澡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