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材田间管护

中药材田间管护

尽早间苗间苗,是指栽培中药材常因播种不匀造成过密或过稀,需将细弱幼苗拔除。原则是宜早不宜晚,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分次分批进行。间苗过晚会引起徒长,茎叶细软、易发生病害,易伤附近植株,且无端浪费水肥。间苗次数一般2~3次,第一次在真叶3~4片时,去掉病弱苗,以后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第二、第三次间苗。但如病虫害较多,幼苗生长迟缓、天气变化较大等不宜过早间苗。

定苗补苗

定苗,是按一定株行距拔去多而无用的植株,也是最后一次间苗。结合间苗定苗在缺苗的地方及时补苗。补苗所需幼苗可从间去密生苗中选取健壮苗,或从苗床中选;也可播种时就密植部分种子专供补苗用。补苗应带土,剪去部分叶片,注意浇水管理,雨后最好,气温较高天气补苗要用大叶片或树枝遮阳。种子、种根发芽快的也可补种。对于贵重中药材,如人参等并不进行间苗,而是精选种子,在细致整地基础上按株行距播种。

中耕除草

中耕指在中药材播种或移植后进行的田间松土。原则是深根者宜深,浅根者宜浅,苗期深些,以后浅些。目的不同方法不一样:消灭杂草要在杂草发生开始浅耕,保持水分在雨后或浇水后稍干时中耕。粘土多中耕,砂土少耕;干旱时中耕。根类药材不要生支根的要多次中耕,播种较密或撒播的不耕。

除草除草可结合间苗、中耕除去部分杂草。除草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密植轮作控制杂草生长;施用的堆肥、厩肥要充分腐熟以杀菌及杀死杂草种子;中药材种子要精选,以免草种混入田间;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田边、渠旁杂草要除净。

培土覆盖

培土就是把培土覆于中药材植株基部的作业。培土时间视不同中药材而定,一、二年生的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一般一年进行2~4次。可结合除草,防倒苗、压苗。

覆盖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谷糠、枝叶、土壤等撒铺在中药材地面上。覆盖可改善畦面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不易板结,改善土壤肥力。

合理灌溉

沟灌法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如颠茄、紫苏、白芷等。沟灌的优点是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

畦灌法就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采用平畦栽种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北沙参等。灌后要结合中耕松土。

喷灌、滴灌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及时排水

排水就是在雨季用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主要分明沟排水(即在田间地面挖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即挖暗沟或装排水管排水)两种。

遮荫整枝

遮荫是对阴生药材如人参、西洋参、三七等和苗期喜阴的植物,为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搭棚遮荫。由于中药材的种类不同及不同发育时期对光的要求不一,因此还必须根据不同种类和生长发育时期对棚内透光度进行合理的调剂。至于棚的高度和方向,则应根据地形、气候和药用植物生长习性而定。荫棚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

整枝即通过修剪植株枝叶来控制药材生长的一种管理措施。整枝后,可以改善通风条件,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增加植物的产量和改善药材品质。

猜你喜欢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