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第八章第一节壮医解剖学知识的意义

第八章第一节壮医解剖学知识的意义

如第五章第一节所述,壮族聚居地区北宋年间曾发生了一次对56个被杀义军进行尸体解剖的事件,根据解剖所见绘下了《欧希范五脏图》,对人体脏腑组织结构有了较准确详细的描绘。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学史上的第一张实绘人体解剖图。在解剖过程中还从医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对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的观察和描述,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欧铨少得目疾,肝有白点"等等,为中医及壮医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提供了参考依据。

这次事件,除了说明统治阶级在少数民族地区肆施淫威、随意杀戮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壮族民间对于尸体解剖或多或少是能够接受的,这在当时巫医共存、信仰神灵的壮族地区是难能可贵的。

汉医对人体解剖的有关知识,虽然在《内经》中有不少记载,但尚处于经验性的意识阶段,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认识,直到明末清初《医林改错》的刊行,才纠正了前人关于人体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使汉医对人体解剖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医林改错》较《欧希范五脏图》晚了600多年,并且是王清任在观察病死后丢弃并被狗咬食过的"破腹露脏"的小儿尸体后所著的,并非直接解剖所得,因而对人体脏器结构,有些错误的认识,如误认为"心无血"和"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等等。解剖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虽然在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7年(战国时期)就有了一些关于解剖学的记载。但那只是建立在对动物的解剖基础上的,因而有许多错误的记载,直到1514-1516年(明代中后期)解剖学创始人安德烈·维扎里秘密地由菜地里盗出尸体,藏在家中,夜间解剖,著出了《人体的结构》一书,对人体脏腑组织结构才有了较为真实的描述.

然而该书也较《欧希范五脏图》晚了500多年.其他民族医药在历史上则尚未见有关于解剖专著的著述。由此可见,壮族地区绘制的《欧希范五脏图》在医学史上,尤其是解剖学上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