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浅谈中医文化和西医文化的融合

浅谈中医文化和西医文化的融合

中西医文化的融合及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西医科学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重在针对病原、形态和异常功能的对症治疗。而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治病求本。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病,西医限于对症降压治疗,而中医则认为肝阳上亢,应从调肝入手。中医诊治疾病不但针对“形”,更注重无形的“气、神”。医学的进步,给临床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辨证与辨病结合,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很重要,这也是患者的需要。纯粹的中医已经很少了,这使得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如‘望诊、切脉’等有可能被荒疏,甚至遗弃、失传。中医讲究整体观,更重调整主体,强健自身,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故“治病求本”,但因缺乏现代技术的引进,故对疾病的研究不够细、不够深;而近代西医取得了很大成就,某些疾病从生理、生化、病理上阐述得很清楚,但有时欠缺整体观念,外科治疗对某些疾病如急性尾炎,手术治疗见效快,但手术对全身又是一种伤害。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西医可以利用,中医也可以利用。这些诊断手段,可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纳入中医诊断体系。西医与中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利用这些技术,而在于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的不同。中医固有发展与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不矛盾,中医固有发展指的是科学内容,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指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形式,正如证候内容不因其规范化和计量化而发生改变一样。中医固有发展必须以中医科学化和中医现代化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指两个医学内容上的融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由于现实上有现代医学的参照,必然要采取向现代医学学习而非自己从头开始的方式,所以,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从另一种含义来说,也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固有发展是指中医学按其内容发展的内在逻辑继续发展。如中医学在研究对象(如外感病和内伤杂病),病因(如内因和外因,寒与热),病理(如虚证与实证,阴虚与阳虚,脏腑证候)等方面内容的发展上已显示出规律性。中西医结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西医对某类疾病层层剖析,研究得较深入,而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证,二者应该取长补短。中医也是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一种文化在发展中总要接纳不同的东西,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医不可能孤立于科学发展之外。16世纪的西方也有传统医学,但是被现代医学的发展渐渐覆盖,成为非主流的医学。中医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中医大夫也要懂西医,这是临床发展的方向。目前不排斥中西医并用,但因为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完全不同,故强行结合恐怕不易。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不可取。例如,中医的五脏六腑与西医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其发展速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西医发展较快,而中医很慢,而现在中医又渐渐兴起,这既与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事物内在的规律有关。中西医的结合是多个层面的,如果说治疗,则二者的结合已经实际存在了;但中西医文化背景和治疗体系不同,理论上的结合有待探索。中西医在临床治疗上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应该说中西医结合也是中医特色,因为无论中医、西医,不仅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都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中医和西医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二者的结合不但能结合,更能融合。中医理论在保留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和科学的成果,很可能会诞生一个新的中西医融合学派。继而形成一种席卷全球的生命观和新文化,这或许是历史赋予中国青年学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肝郁脾虚这七大症状表现,看看你中招了没?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常见五大类型结肠炎,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

  • 腹泻反反复复,中医帮你调理!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失眠这五大症状,尽早知道尽早治疗!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