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腹诊理应继承和发扬

中医腹诊理应继承和发扬

朱国喜 河北省叶县北大街卫生所

中医腹诊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临床应用源于《伤寒杂病论》。

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

在《素问》、《灵枢》、《难经》三部经典著作有关篇章中,可以看到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它提出了腹诊机理、腹诊分位、切腹定病、辨别虚实寒热、预测预后、针刺疗法等内容,为中医腹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运用秦汉以前《内经》、《难经》认识疾病的唯物思想创立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尤其重视腹诊,探究腹证,使腹诊的证和治合为一体,形成诊疗体系。分为心下、胸胁、脐上、脐下、小腹等腹诊部位,将诊疗所得腹证而创立专名,如心下痞、心下满、心下悸、心下支结、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急结、胸胁苦满、胁下硬满等。每一腹证,都有对应的方剂治疗。如《伤寒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又如《伤寒论》:“心下痞,按之濡,其脉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再如痞证,用泻心诸剂;胸胁苦满,用柴胡诸剂;腹满痞坚,用承气类方。又根据腹证程度不同,兼证不一,又可具体到类方中的某一方剂。以痞证而言,心下痞硬,实者兼胃中不和,用生姜泻心汤;兼心烦、下利,用甘草泻心汤;兼吐利交作用半夏泻心汤;兼噫气不除,用旋覆代赭汤。这样证治相应,方证相合,简化了临床思维过程,节省了诊疗时间。证有客观标准,剂有对应之方,疗效有桴鼓之应。

继承和发扬腹诊证治

腹诊证治作为一种有效的诊疗手段,理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宋·张杲在《医说》中云:“今豪足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以帛幪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殚切脉之巧。”可见,当时患者亦不愿脱衣露体,医者不便检查患者腹部。直至晚清《通俗伤寒论》有“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的论述。书中详细论述了腹诊的方法。

临床应用腹诊

笔者研读《伤寒论》、《金匮》,参阅日本·汤本求真之《皇汉医学》,结合临床应用腹诊,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

案例 患者张某,女,1961年出生,家住河南省叶县常村乡。2009年6月19日在田间劳动,被毒蛇咬伤右手食指。在家误治,致使昏迷。7月21日送进解放军某医院抢救,通过透析治疗,挽回了生命。但仍无尿、不能进食。8月7日,求笔者前往医院看望;查面色无华,少神,无尿,每日进300毫升左右流食,脉沉数无力。腹诊见腹部软弱,腹直肌拘急,心下悸而有振水声,认为此乃命门火熄矣,用真武汤加味。

处方:以附子30g,白术10g,白芍10g,云苓10g,藿香6g,砂仁6g,生姜三片,每日一服,水煎服。

患者服一服药后排尿液20毫升,上方共服15服,附子量由每服30g逐渐增至500g。食量增加,尿量由每日20毫升增至1200毫升左右,透析由每周6次减为3次,至当月19日再没透析并出院。出院后仍用真武汤加味,附子用量由每服500g减至每服30g,共连续服药72服,现已痊愈。

再如乙肝及肝硬化腹水患者,多见桂枝茯苓丸、大黄附子细辛汤及参苓白术散之腹证;前列腺患者多见桂附地黄汤之腹证;癫痫患者多见心下痞、腹直肌拘急;牛皮癣患者多见薏苡附子败酱散之腹证等。

总之,腹诊在《伤寒杂病论》中已经形成理法方药完整的理论体系,属中医诊断学中切诊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医学之的瑰宝,应当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 白果最简单的吃法有什么?

    大家所知道的杏儿都是什么颜色的呢,肯定都是橙黄色的吧,那你知道白杏是什么样子的吗?其实白杏是我们常见的银杏树的果实,我们都知道银杏树的叶子是很漂亮的,但是很少人见过银杏树的果实;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白杏,但是白杏并不适合日常食用,据说还是有

  • 白果吃多了会中毒吗?

    白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坚果,根据白果的种类及特点,摆脱通常分为使用白果和药用白果两类。比较常见的药用白果通常是系指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比较强的药物性,所以其与在日常食用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以及食用的方式方法,进而避免中度等副作

  • 艾草丹参泡脚有什么作用?

    大家下班之后都喜欢泡脚,泡脚会让我们的心情放松下来,而且大家也都发现了,泡脚之后很快我们就进入了睡眠,对于失眠也有很好的改善,现在泡脚的办法是有很多的,有的朋友会在泡脚水里面加入精油,有的则是会放入一些药材,那么使用这种艾草丹参泡脚有什么作

  • 丹参片能长期服用吗?

    丹参片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单味丹参浸膏后提取而成的。丹参属于中药中的常用药,治疗作用集中在心脑血管方面,在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上深受好评。那么,丹参片可以长期吃吗?丹参片能长期服用吗丹参片是不适合长期吃的。长期服用丹参片可能引起低血钾

  •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