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老人怎样过干冷时段

老人怎样过干冷时段

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一年四季各时段,天气特征不同,保健养生的方法也不一样。

依据气候规律,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二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征是干燥、寒冷(所以这一时段又称“干冷时段”),许多地方的年最低气温都出现在这一时段。此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天气呈现出一种持续“晴冷”的态势。对老年人来说,本月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由于持续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干燥寒冷的气候,还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所以,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在干冷时节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

既是干燥寒冷,空气湿度就很低,所以天气一般以晴为主。老年人要注意利用阳光来保养身体。冬季晒太阳对老年人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冬季老年人体温较低,晒太阳能给人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也使老人心理感觉愉快;第二,晒太阳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能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第三,晒太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当然,冬季晒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每天晒30~60分钟为宜。

冬季寒冷易使老年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而在干冷时段里,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室内采暖,居室内的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这种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因为空气湿度过小,就容易造成痰液黏稠或结成干痂不易排出,这样,不仅使得贮留的痰液成了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地,进一步加重感染,而且结成干痂的痰液会固定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使得黏膜顶端的纤毛不能依靠正常运动来帮助排痰,从而进一步地破坏了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一些在冬季感染上了咳嗽的老年人,则总有一种“咳痰不尽”的感觉。所以,老年人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湿度,早晚要多开窗通气(因早晚室外湿度相对较高),室内取暖时也要注意在地板上晒点水,或是晾一些湿毛巾之类的东西,以增加空气湿度。

当然,所谓的干冷时段大致相当于古人说的“冬三月”,凡冬季养生的法则(如早卧晚起、节制房事、注意锻炼等)都适宜这一时段。(霍寿喜)

猜你喜欢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