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古籍书名的文化内涵

中医古籍书名的文化内涵

中医古籍是众多先贤穷其一生的经验总结,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间里,留给后人最大量的信息,总是言简意赅,尤其在书名的选择上,更是殚精竭虑。我们后人读古籍,领会文意的同时,不能忽视言外之意。现举几个书名,与大家同享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完书。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此时的儒理已深入医学,儒医业已形成。

《格致余论》,元朝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金匮钩玄》,元朝朱震亨撰,明代戴元礼校补。因避康熙讳,将“钩玄”改为“钩元”。所谓“钩玄“,指探求精深的道理。唐·韩愈《进学解》有云:“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简言之,提要就是挈其纲领,钩玄就是取其精华。

《标幽赋》,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标幽,是把幽微、深奥的针灸原理标而明之的意思,即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

《邯郸遗稿》,赵献可晚年所作,书名典于《史记》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取此名有两层含义,其一谓书乃妇科专著。其二谓作者愿效扁鹊,为“带下医”。

《推篷寤语》,明李豫亨撰。自序谓舟之亡所见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舟匪篷,则丹崖碧流在望矣;人匪寐,则开户发牖昭如矣。非心目不及也,物翳之也。物翳去,则心光目色朗然畅矣。此书欲启昔之寐,为今之觉,故曰《推篷寤语》。

《银海精微》出现于明代,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后世托称唐代孙思邈撰。道家以目为银海,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银海精微》寓本书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药微妙精华之意。

《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是明代著名眼科医家傅仁宇纂辑的专著。书名《审视瑶函》,没有直言眼科,有些别开生面,带给人们很多想像空间。“审视”两字应该说与眼科较为贴近,通常泛指用一种特别专注的眼光来观察和审阅事物,并不一定专门限定于医学。就此书而言,用此两字作为书名,作者明显借用其狭义概念,专指目疾诊治需要“审轮定廓,察色观形”的过程,这就离不开用眼来观看和辨别,由此自然会联想到眼的功能,并进一步涉及眼目患病及治疗等问题,故“审视”这两个字最终所暗寓的含义是指眼科;瑶函,本义指瞳仁犹如一函清澈的神水,引申为银海秘籍之书。二者合起来,指此书是一部珍贵的眼科著作。书名没有使用“眼科”、“银海”等常用的专科语言,表达得比较委婉、含蓄,很动了一番心思。

《重楼玉钥》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喉科专著。作者郑宏纲,为“西园喉科”世家创始人郑于丰之子,是公认的清代喉科名家。《重楼玉钥》是郑宏纲根据江西黄明生授徒秘本,参以自己临床经验增订而成。道家称咽喉为“重楼”,“玉钥”喻为“入门”的工具。该书上卷论述喉症病因证治17则,又列36种喉风(将咽喉、口齿、唇舌诸症均以“风”为名),治方则以紫地汤化裁。

《兰台轨范》,徐灵胎著,综合性医书。谓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也,故作《兰台轨范》八卷。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东汉时班固曾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又唐中宗曾改“秘书省”为兰台。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现在,“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被称为“兰台人”。

《理瀹骈文》是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瀹乃疏通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

《医法圆通》为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四卷。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圆通”一词为佛教术语,意思是不偏不倚,无阻无碍。郑氏意欲示人以圆机活法,故只以医论为主却不载方剂,取古人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之意。

猜你喜欢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