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治肝注意

中药治肝注意

当前中医治疗肝病的状况混乱无序,对此,中医肝病专家于灵惠提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门诊部于灵惠主任医师已从事中医肝病治疗及病理研究多年,最近她针对肝病中医药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盲目用药及机械用药问题提出,中医治疗肝病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治肝必须先治胆、肝病虽多属虚症但不宜熟补、治疗用药切忌量大种类多。

于灵惠针对当前中医治疗肝病混乱无序的现状指出,肝病病理十分复杂,如乙肝就存在病毒基因易突变和变异,不仅是肝脏而且肾、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心肌、睾丸、胰腺等全身都可受到损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脂肪肝等特点。因此,对肝病的中医治疗应以病理变化为依据调整用药,不能仅凭中医理论和个人固有的经验。

于灵惠提出,首先,治疗肝病应遵循中医“治肝先治胆”的原则。因为无论是从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病理学来看,肝与胆都有密切的关系。肝病病人如不先调整胆的功能,治疗肝病就难见效果。她认为当病人转氨酶增高时,要注意B超检查病人有无胆囊壁增厚等炎症表现,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肝病病人往往患病多年,基本都是虚症,而且表现为肝、肾、脾俱虚,但其虽虚,却又由于免疫功能紊乱等属于中医的“虚不受补”范畴,如此时盲目使用人参、西洋参等补益药以及蜂王浆、甲鱼、鹿茸等补品,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炎症,使转氨酶增高。另外,肝炎病人已存在肝细胞弥漫性病变,如此时用药量过多、过大,担负毒分解和解毒作用的肝脏则会因肝细胞负担的加重而受到更大损害,故肝病用药一般应以十味药左右为宜。

于灵惠认为,由于肝病具有不单纯嗜肝性等特点,用药上不能是“单打”,她个人多年的经验是根据乙肝病因、发病机理及并发症,分四个原则,君、臣、佐、使组方同步进行。

清湿热疫毒:此类药为君药,可选直接对抗病毒的药物,如虎仗、贯众、败酱草、山豆根等;扶正祛邪:此类药为臣药,具有免疫刺激剂的作用,可提高T细胞功能,如虫草、灵芝、香菇、茯苓等;活血化淤:此类药为佐药,目的是提高红细胞C3b受体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含物,抗纤维化,如丹参、丹皮、桃仁、红花、三七等;舒肝利胆:此类药为使药,选用保肝及促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龙胆草、蒲公英、黄岑、旱莲草、大青叶等。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有的人到夏季也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