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药在客家

中医药在客家

本人早过不惑之年,既非医生护士,也非营养学家,似无资格奢谈什么中医中药。然而,凭着自己这副硬朗的身子骨和这把年纪所经历与听说的医事药闻,自信将若干感受、传闻记录下来,对人们运用中医药来养生防病,定有裨益。

我的家乡粤东梅县,是著名的“华侨、文化、足球之乡”。这里昔日虽也是山清水秀,草木葱郁,但却是“贬谪之乡、避乱之乡、瘴疠之乡”。在这闻名遐迩的客家人聚集地,许是“新旧三乡”特有的地理、历史与人员素质所决定,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运用源远流长,不少的祖传秘方对防治疑难杂症很是有效。用当地人的话说:“谁家没有几个‘防家看屋’的偏方?”类似双料喉风散、八宝惊风散、七厘散、六神丸、卫生丸这些传统的中成药,不但当地家喻户晓,连海外侨胞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不陌生,在返乡寻根问祖时常指名索要这些中药带走。

我童年时身体孱弱,从记事起到21岁步入军营,大凡有病都服中药。母亲是远近有名的理家好手,在务农持家中习识了许多中草药,我们兄妹六人在成家立业之前,有个头痛发烧、跌打损伤都由母亲觅中草药“搞掂”。当年如此这般,细忖实出无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没钱去医院求治。中、西医各有千秋,服中药只要对症及时,一样出奇效。

前年回乡省亲,慈母说起一则轶事:一次我随母上山砍柴,突然全身发冷抽搐,倒地呻吟。母亲放下刀斧,悉心问情,之后就地摘了些“布惊叶”等草药,吐些口水揉熟,给我擦揉肚脐等部位,再呵护我在路边躺下,盖上衣服,自己继续干活。待我昏睡半天好转后,才慢慢回家。说起这些诊治家人、邻里的故事,老人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使我禁不住对这些树皮草叶肃然起敬。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偏方万千,是治病养生的首选,我深信不疑。

广东省水土偏热,防暑降温祛火的药材不可少。在我家中,鱼腥草、绵茵陈、溪黄草(有甜、苦之分)、穿心莲等是必备的,都特地从家乡捎来备好。男人以肾为宝,女人通经顺气为要,这以食补最好,我家常用枸杞、龙眼肉、老艾草、当归、益母草等,配以鸡、骨、肉等煲汤,集防治于一体。偶有拉伤跌肿,也多用特制的药酒擦饮,化瘀活血,痊愈神速。

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性缓、西药性急,这也并不绝对。比如那“六神丸”,粒大如钉尖,药力却不凡,多吃不得。如果以为那些木头、树墩、野草熬就的汤水可以随便乱喝,那就大错特错。我们家乡有“大茶药”、“山羊角”等剧毒植物,那是含糊不得的,服用会中毒,严重者还会致命。所以对木头疙瘩、花草荆棘这些中草药物的医疗药用价值可小视不得。

猜你喜欢

  • 经常睡不着,乏力,四肢发冷,易惊醒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

  • 长期胃痛,胃胀,伴有恶心呕吐,一方解决不反复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