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手足口病增多的运气学分析

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手足口病增多的运气学分析

黄波 江苏省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阴阳五运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天地万物变化运动的根本规律,五运六气是有周期性规律的,天气的风寒暑湿燥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疾病的发生与五运六气及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疫病的发生、流行与异常的气候的变化有关。所谓“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问·五运行大论》)。疫病非独立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外的特殊疾病。运用《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分析预测疫病,对当今手足口病等疫病的防控具有很大价值。

根据运气学说,2010年庚寅年的运气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而今年初之气(1月20日至3月20日左右),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阴君火。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司天之火,加以客气之火,在风气偏盛之时,是气候偏热,温病容易发生的时期,也应该是属于温疫范畴的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及蔓延的时期。

按理应该是初之气手足口病容易发生,而实际上今年初之气手足口病发病相对平稳,而4月到5月,不到一个月时间,报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据翻了一番。何以至此?

《素问·至真要大论》“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认为五运六气有常有变,有未至而至,有至而未至,有至而太过,有至而不及,有胜气、复气之异,有升降失常之变。

在预测疫病时“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运气分析,需要全面灵活,不能胶柱鼓瑟。

观察今年实际天气情况,初之气寒湿重、气温低,是去年寒湿之气太胜,寒湿的运气尚未完全退位导致,而因此今年初之气的客气“少阴君火”被遏,此现象属于上年寒湿之气“至而太过”,属于非常运气,在此基础上,此期手足口病发病相对平稳。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太阴湿土,气候特点春雨绵绵,湿温互现。然而此期随着上年寒湿之气的退位,被遏的初之气的客气“少阴君火”、二之气的主气“少阴君火”,再加上司天之火三火叠加,从而导致此期与火热相关的手足口病发病增多。媒体报道中,手足口病发病的急剧增加,今年4月到5月,不到一个月时间,报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据翻了一番,原因在此。

“疹是阳邪,性喜清解”,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治疗时要注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的思想,用药时注重辛散药物的外散和苦寒药物的内清相结合,可多选用葛根、柴胡、薄荷、升麻、石膏等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药物,以清热透疹。

链接

手足口病提前进入高发期

死亡数一月内翻番

据《新京报》报道,我国手足口病疫情今年提前进入高发期,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透露,截至5月4日,今年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27278例,同比上升超40%,其中死亡260例,同比上升142.99%,重症病例5454例,同比上升66%。

根据卫生部4月份发布的手足口病累计病例为19万余例,其中重症2119例,死亡94例。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报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据便翻了一番。

猜你喜欢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