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 健脾清肺

咳嗽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咳与嗽,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有所区别的清朝的一代名医陈飞霞在具著述的《幼幼集成》中记载“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但实际上咳与嗽常常并见,故人们合称为咳嗽。

咳嗽的起因,多由感受外邪所致。西医则认为是受细菌、病毒等病源侵犯呼吸道所致。咳嗽也可因脏腑功能失调,以至影响肺脏的功能而致咳。

有热退热,遇咳止咳,此为治标之法 那么什么是治本之道呢?影响小儿咳嗽的脏腑有哪些?小几咳嗽时应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呢?

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但对咳嗽影响较大的为肺、脾。肾三脏。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位于三焦之上焦,内司呼吸,外合皮毛。当外邪侵袭人体的时候,首先侵犯的脏器就是肺。肺有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治疗咳嗽.必须治肺,此为大法。治肺又可分为清肺、养肺 润肺.清肺法用于肺热型咳嗽:其咳嗽痰多,白粘痰或黄痰,并可伴见发热,咽痛,尿黄,大便干燥等症状。中药常选用:

麻 黄3g

杏 仁10g

生石膏20g

甘草6g

桑 皮10g

酒黄芩10g 川贝母6g 天竺黄6g

瓜 篓10g

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用儿童清肺丸、羚羊清肺丸、急支糖浆、儿童咳液等。

养肺法多用于肺气虚弱型的咳嗽:此型咳嗽多咳声无力,兼见汗多乏力,气短,易感冒等症状。中药常选用:

太子参

6g 山 药10g 生黄芪

6g

茯苓10g

百 部10g

杷 叶10g 玉 竹10g 款冬花10g

苏 子10g 杏 仁10g 甘 草6g等

水煎服。

本型还可选用山药杏仁粥,用山药100g、杏仁20g、大米300g .加水煮粥,每日一顿。

润肺法多用于秋燥型咳嗽 此类咳嗽多干咳无痰 伴见咽干痒,唇干舌红等症状。中药多选用;

沙 参15g 麦 冬10g 桑 叶10g 桑 皮10g

百 部10g 杏 仁10g

百 合10g 黄 精10g

玄 参10g 青 果10g

甘 草10g

水煎服。

中成药可用养阴清肺丸食疗可选银耳冰糖羹。用银耳50g,冰糖10g,加水熬制成羹,每晚服一次。或煮梨水每日复2-3次。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人们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与否、或患病后的恢复,全靠脾胃的功能。如果您的脾胃功能不好,轻者不爱吃饭,时常胃脘腹痛;重者会影响到全身各个脏器所以脾不好的小儿身患感冒,并且,咳嗽不易痊愈。脾虚型咳嗽,表现为咳嗽日久不愈,爱出汗。伴见乏力,大便溏薄等。中药常选用:

党 参6-10g 白 术6g 茯苓10g 甘 草6g

杏 仁10g

梨 皮20g

百 合10g

黄 精10g

煅牡蛎15g

炒谷稻芽各10g

水煎服。

中成药可用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治疗。食疗可用山药杏广粥,苡米粥,杏仁大枣粥等。

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肾气是人一生的根本。肾气虚的人,咳嗽声音多无力,夜咳为重,并且伴以气短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中药可用:

补骨脂10g 五味子10g 麦 冬10g 胡桃仁6g

冬虫夏草3g 杏 仁10g 桃 仁10g

蛤蚧面1.5g(冲服)

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金水宝等。单味药可用冬虫夏草,研细末冲服。也可用健康产妇的胎盘(新鲜的更佳)洗净用瓦片焙干,研细末,分服。均具有固肾纳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咳嗽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 禁忌地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咳嗽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应少食用、咸、酸、辣、等味道较重食物,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咳嗽。更应该少吃冷饮。痰热型的咳嗽应少食鱼肉。中医认为鱼肉生火,生痰不利于止咳。

总之,咳嗽是小儿常见症状,患上咳嗽症后 要明辨寒热虚实,以及病在何脏,从本人手,从根上治疗,再加上适当的禁忌,一定能够早日痊愈。

猜你喜欢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