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养生:春捂二月休把棉衣撇!

养生:春捂二月休把棉衣撇!

“春捂”的通俗说法有很多:“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如何正确“春捂”?古代医书《摄生消息论》指出“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寒风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这就是说,棉衣不可过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增减。

随着医学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姑且称它是“春捂指数”。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有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猜你喜欢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医药膳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

  • 蜂蜜的功能与作用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