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肠易激综合征分型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分型治疗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过去曾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黏液性或过敏性结肠炎”等,但实质上肠道并无炎症,功能异常也不仅局限于结肠,因而以此名取代。

本病的病因可能与精神、饮食、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病理改变纤维肠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极轻度的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性大便,常伴有消化不良、植物神经紊乱及轻度精神症状。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血、尿、粪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无器质性改变。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证范畴。其病因不外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六淫入侵,导致脾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病。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气乘脾 由于忧郁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逆犯脾胃,纳化失常,迫气下行而致。症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大便清稀,水气并下,泻后痛缓,与情绪有关。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治宜抑肝扶脾,理气燥湿。方选痛泻要方化裁,药用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柴胡、苍术、枳壳、厚朴、苏梗、芡实、川楝子、广木香等。

脾胃虚弱 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水谷下注,并走大肠而致。症见大便溏泻,遇油腻甚,腹胀不适,食少纳差,面色萎黄,身倦肢困。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宜健脾益胃,理气温中。方选砂半理中汤化裁,药用砂仁、半夏、党参、白术、干姜、枳壳、附子、陈皮、白扁豆、薏苡仁、炒山药、炙甘草等。

寒湿阻滞 由于外感寒邪,内伤饮食,累及脾胃,寒湿内生,阻遏脾阳,下注大肠而致。症见便溏或泄,粪质清稀,或下白黏,里急后重,头身重困,脘闷纳呆。舌质暗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治宜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选胃苓汤化裁,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桂枝、猪苓、炮姜、车前子、肉豆蔻等。

脾肾两虚 由于久病不愈,引起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职,大肠传导失常而致。症见五更泄泻,完谷不化,泻后腹痛,迁延日久,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迟。治宜健脾补肾,温阳固涩。方选四神丸加味,药用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赤石脂、白芍、干姜、延胡索、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脾胃虚弱 症见上腹胀满,痞塞不舒,肠鸣辘辘,干呕或呕吐、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数。治宜健脾和胃,开结除满。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半夏、干姜、黄连、黄芩、枳壳、厚朴、木香、砂仁、陈皮、甘草等。

猜你喜欢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