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胰岛素和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和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是由人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当它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时就能与分布在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并分解葡萄糖,转化成能量,供机体新陈代谢、细胞分裂繁殖所需,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也就随之降低。我们的机体可以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使空腹血糖保持在3.9-6.1毫摩尔/升的范围内。当空腹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临床医师常给予病人口服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但是,磺脲类等降糖药物常有继发性失效,胰岛素也并不是能使所有的糖尿病人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为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终于,发现一种具有噻唑烷二酮结构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和葡萄糖转送,降低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它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降低血糖,因此科学家就把这类药物命名为“胰岛素增敏剂”,艾汀(盐酸吡格列酮)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盐酸吡格列酮(艾汀)于1999年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01年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我国上市,目前已在美国、中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使用,使用人数已超过两亿人次。该药吸收迅速,服药以后30分钟,血中药物浓度达到治疗值,1小时达到峰值。常用剂量为每天15mg(一片),服药2周以后疗效逐渐增强,6-8周后最大,继续服药可以维持降糖效果。国内一组283人的研究资料显示,每天服用艾汀15mg,12周以后较服药前平均空腹血糖下降1.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1.5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服药12周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目前已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管目前使用剂量多少和使用的什么品种,都可安全有效地联合使用艾汀。这样可以减少您胰岛素用量的25%以上,减轻体内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增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改善血脂,降低血压,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减少糖尿病的死亡率。

猜你喜欢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